标题: 望凤楼上望鸣凤 [打印本页]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8:38
标题: 望凤楼上望鸣凤
本帖最后由 低头的温柔 于 2015-8-16 18:43 编辑

                                                望凤楼上望鸣凤

      望凤楼,顾名思义,就是立于楼上望凤凰,当然,凤凰何处有何处寻?但在这里能望见鸣凤山却是真真切切。
     沿着凤山的明清街一直走,行至远安知名企业楚园春酒厂处,透过对面一排高大枝繁叶茂的楠树,就是望凤楼农家饭庄了,这是一栋典型的三层民房似的居家小楼,但这里常年生意兴隆,客源不断,是什么秘诀让这个看似普通的饭庄生意这么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走进望凤楼农家饭庄。
    门前随意地摆放这几张桌子,才上午11点,几个客人悠闲的坐在那里,或喝茶,或吃水果,或闲谈聊天,我还没走进大厅的门,一股幽香迎面扑来,让人禁不住心情大悦,原来吧台上摆着一盆雅雅的米兰,正开呢,主人是一位80后的美女,笑盈盈的站起来迎我,这张笑脸和淡雅浅黄的米兰花是如此相衬,我不觉一下和她拉近了距离,女主人旁跳跃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顽皮的妹妹头,闪动的大眼睛,和我相处不到十分钟就轻轻吻了我的脸颊,甜甜的“阿姨阿姨”的叫着,这一对母女没法不让人心生喜欢!我似乎一下找到了生意兴隆的第一秘诀,那就是主人的热忱和亲和力。
     举目四望,门前种些不知名的小花和绿色植物,左边是一块约有几分地的园田,种的全是蔬菜,大大小小的南瓜躲在叶子下面乘凉,红的青的辣椒挂满了枝头,茄子若隐若现的垂在芜子上,豆角也懒散的斜躺在藤蔓上,这一块绿油油的是芝麻,那一溜泛紫的是紫苏,煎鱼用的美味佐料,我时不时看见厨嫂拎着摘下来新鲜蔬菜走进厨房,旁边是一沟从鸣凤山淌出的清泉,洗菜实在很卫生和方便,手伸下去,一股清凉从手臂延伸到心头。
       整座饭庄占地共有近800平米,大小餐厅5大间,加上门前的几张饭桌,一次可接纳百余人就餐,紧挨菜园子的就是鸣凤山风景区的停车场,这无疑给来望凤楼品尝农家美味的客人无形中提供了便利,或是去登山归来游客点几个农家菜,抿一口小酒疲劳瞬间消散,坐在门前再泡一壶鹿苑寺绿茶,仰头看看刚刚游过的鸣凤山,那种余犹未尽的滋味还在心头吧。
       我忽然有了答案,望凤楼之所以生意如此兴隆,不仅仅缘于几个美味的农家招牌菜,缘于这里是山清水秀的鸣凤山风景区,也缘于主人深知经营和待客之道,这是我和主人在整个交流中得出来的。
      望凤楼,和楚园春隔路对望,这边是地道农家菜香,那边是淳厚的酒香,前面是清幽的鸣凤河水,旁边是俏丽的鸣凤仙山,想想就醉了!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8:44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8:45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8:46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8:47
菜园子那边是鸣凤山停车场,再远一点就是鸣凤山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8:49

DSC_0047.JPG (341.47 KB, 下载次数: 0)

DSC_0047.JPG

DSC_0043.JPG (267.33 KB, 下载次数: 0)

DSC_0043.JPG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8:50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8:50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8:51

DSC_0036.JPG (384.18 KB, 下载次数: 0)

DSC_0036.JPG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8:52
包间雅座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8:53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8:57
大家好,我是小主人,看完望凤楼的周边环境和室内设施,下面开始上菜了,我边吃葡萄便给大家报菜名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9:00
第一道菜,也是我家的招牌菜之一:野鸭火锅


第二道菜 剁椒牛千页


第三道菜  干煸排骨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9:01
怎么样,口水溢出来了吧?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9:04
本帖最后由 墨云 于 2015-8-17 10:02 编辑

您吞会口水,我接着报菜名
第四道菜  腊肉土豆粉


第五道菜  豆豉荷包蛋


第六道菜  罗汉笋炒藕带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9:10
本帖最后由 墨云 于 2015-8-17 10:02 编辑

第七道菜 铁板日本豆腐


第八道菜  香酥小麻鱼


第九道菜 清炒小白菜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9:11
本帖最后由 墨云 于 2015-8-17 10:03 编辑

第十道菜,粉蒸排骨,第十一道菜  小葱煎豆腐,好啦好啦,不说了,您自己亲自来尝就知道了,让您流口水的菜还多着呢,我不能一下子一口气都报出来,我也说累了,我才四岁呢。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6 19:12
望凤楼随时欢迎您的光顾哟




作者: 老泥鳅    时间: 2015-8-16 19:45
在那里吃过饭,有近水楼台的地域优势。
作者: 聊聊新闻    时间: 2015-8-16 20:40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5-8-16 18:57
大家好,我是小主人,看完望凤楼的周边环境和室内设施,下面开始上菜了,我边吃葡萄便给大家报菜名

小家伙长得好可爱!

“橡蜿子壳壳”头型,更可爱!

作者: 聊聊新闻    时间: 2015-8-16 20:40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5-8-16 18:57
大家好,我是小主人,看完望凤楼的周边环境和室内设施,下面开始上菜了,我边吃葡萄便给大家报菜名

小家伙长得好可爱!

“橡蜿子壳壳”头型,更可爱!

作者: 老元宝    时间: 2015-8-16 20:46
望凤楼出美女美文。欣赏。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17 11:16
望凤楼订餐电话:18207201238
作者: 迷迭香    时间: 2015-8-17 11:43
勾起了我的食欲{:soso_e102:}
作者: 深山百合    时间: 2015-8-17 12:19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5-8-16 18:51

像在洗腊肉啊
作者: 深山百合    时间: 2015-8-17 12:20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5-8-16 18:57
大家好,我是小主人,看完望凤楼的周边环境和室内设施,下面开始上菜了,我边吃葡萄便给大家报菜名

发型的确好酷。
作者: 楚之夭夭    时间: 2015-8-17 15:59
我在望凤楼前看见了辛苦拍照的你,辛苦了温柔姐。
作者: 春漫岭上    时间: 2015-8-17 16:57
去年秋天在这儿吃过滴,很不错!
作者: 春漫岭上    时间: 2015-8-17 16:58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5-8-16 19:12
望凤楼随时欢迎您的光顾哟

漂亮滴丫丫。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21 15:49
保康茶 发表于 2015-8-16 18:47
这家我吃过几次了的!挺好,还有流连望返的依念!

那就多去几次,让美女老板娘给您多优惠。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21 15:49
深山百合 发表于 2015-8-17 12:19
像在洗腊肉啊

明明是五花肉么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21 15:50
深山百合 发表于 2015-8-17 12:20
发型的确好酷。

比较有个性。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21 15:51
聊聊新闻 发表于 2015-8-16 20:40
小家伙长得好可爱!

“橡蜿子壳壳”头型,更可爱!

“橡蜿子壳壳”头,你可以申请名称专利了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21 15:52
春漫岭上 发表于 2015-8-17 16:58
漂亮滴丫丫。

特别逗人喜欢,逗人爱。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21 15:54
老泥鳅 发表于 2015-8-16 19:45
在那里吃过饭,有近水楼台的地域优势。

就这个优势,不止吧?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21 15:55
老元宝 发表于 2015-8-16 20:46
望凤楼出美女美文。欣赏。

您去过没有?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21 15:56
迷迭香 发表于 2015-8-17 11:43
勾起了我的食欲

那就直接去呗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21 15:57
楚之夭夭 发表于 2015-8-17 15:59
我在望凤楼前看见了辛苦拍照的你,辛苦了温柔姐。

那就请我进去搓一顿慰劳慰劳我?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5-8-21 15:58
春漫岭上 发表于 2015-8-17 16:57
去年秋天在这儿吃过滴,很不错!

你们都去过啊?那我替老板谢谢你们了




欢迎光临 (http://www.yaw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