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论坛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查看: 10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鹿苑寺与陆法和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6-12 11:45: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北齐书》第三十二卷 列传第二十四[一]
陆法和,不知何许人也。隐于江陵百里洲,衣食居处,一与苦行沙门同。耆老自幼见之,容色常不定,人莫能测也。或谓自出嵩高,遍游遐迩。既入荆州汶阳郡高安县之紫石山,无故舍所居山。俄有蛮贼文道期之乱,时人以为预见萌兆。
及侯景始告降于梁,法和谓南郡朱元英曰:“贫道共檀越击侯景去。”元英曰:“侯景为国立效,师云击之,何也?法和曰:“正自如此。”及景渡江,法和时在青溪山,元英往问曰:“景今围城,其事云何?”法和曰:“凡人取果,宜待熟时,不撩自落。檀越但待侯景熟,何劳问也。”固问之,乃曰:“亦克亦不克。”景遣将任约击梁湘东王于江陵,法和乃诣湘东乞征约,召诸蛮弟子八百人在江津,二日便发。湘东遣胡僧祐领千馀人与同行。法和登舰大笑曰:“无量兵马。”江陵多神祠,人俗恒所祈祷,自法和军出,无复一验,人以为神皆从行故也。至赤沙湖,与约相对,法和乘轻船,不介胄,沿流而下,去约军一里乃还。
谓将士曰:“聊观彼龙睡不动,吾军之龙甚自踊跃,即攻之。若得待明日,当不损客主一人而破贼,然有恶处。”遂纵火舫于前,而逆风不便,法和执白羽麾风,风势即返。约众皆见梁兵步于水上,于是大溃,皆投水而死。约逃窜不知所之。
法和曰:“明日午时当得。”及期而未得,人问之,法和曰:“吾前于此洲水干时建一刹,语檀越等,此虽为刹,实是贼标,今何不向标下求贼也?”如其言,果于水中见约抱刹仰头,裁出鼻,遂擒之。约言求就师目前死,法和曰:“檀越有相,必不兵死,且于王有缘,决无他虑,王于后当得檀越力耳。”湘东果释用为郡守。及魏围江陵,约以兵赴救,力战焉。
法和既平约,往进见王僧辩于巴陵,谓曰:“贫道已断侯景一臂,其更何能为,檀越宜即遂取。”乃请还,谓湘东王曰:“侯景自然平矣,无足可虑。蜀贼将至,法和请守巫峡待之。”乃总诸军而往,亲运石以填江。三日,水遂分流,横之以铁锁。武陵王纪果遣蜀兵来渡,峡口势蹙,进退不可。王琳与法和经略,一战而殄之。军次白帝,谓人曰:“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此城旁有其埋弩箭镞一斛许。”因插表令掘之,如其言。又尝至襄阳城北大树下,画地方二尺,令弟子掘之,得一龟,长尺半,以杖叩之曰:“汝欲出不能得,已数百岁,不逢我者,岂见天日乎?”为授三归,龟乃入草。初,八叠山多恶疾人,法和为采药疗之,不过三服皆差,即求为弟子。山中毒虫猛兽,法和授其禁戒,不复噬螫。所泊江湖,必于峰侧结表,云“此处放生。”渔者皆无所得,才有少获,辄有大风雷。船人惧而放之,风雨乃定。晚虽将兵,犹禁诸军渔捕。有窃违者,中夜猛兽必来欲噬之,或亡其船缆。有小弟子戏截蛇头,来诣法和。法和曰:“汝何意杀蛇?”因指以示之,弟子乃见蛇头齚裤裆而不落。法和使忏悔,为蛇作功德。又有人以牛试刀,一下而头断,来诣法和。法和曰:“有一断头牛,就卿征命殊急,若不为作功德,一月内报至。”其人弗信,少日果死。法和又为人置宅图墓,以避祸求福。尝谓人曰:“勿系马于碓。”其人行过乡曲,门侧有碓,因系马于其柱。入门中,意法和戒,走出将解之,马已毙矣。
梁元帝以法和为都督、郢州刺史,封江乘县公。法和不称臣,其启文朱印名上,自称司徒。梁元帝谓其仆射王褒曰:“我未尝有意用陆为三公,而自称何也?”
褒曰:“彼既以道术自命,容是先知。”梁元帝以法和功业稍重,遂就加司徒,都督、刺史如故。部曲数千人,通呼为弟子,唯以道术为化,不以法狱加人。又列肆之内,不立市丞牧佐之法,无人领受,但以空槛籥在道间,上开一孔受钱。
贾客店人随货多少,计其估限,自委槛中。行掌之司,夕方开取,条其孔目,输之于库。又法和平常言若不出口,时有所论,则雄辩无敌,然犹带蛮音。善为攻战具。在江夏,大聚兵舰,欲袭襄阳而入武关。梁元帝使止之,法和曰:“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岂规王位?但于空王佛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见主人应有报至,故求援耳。今既被疑,是业定不可改也。”于是设供食,具大槌薄饼。及魏举兵,法和自郢入汉口,将赴江陵。梁元帝使人逆之曰:“此自能破贼,但镇郢州,不须动也。”法和乃还州,垩其城门,着粗白布衫、布裤、邪巾,大绳束腰,坐苇席,终日乃脱之。及闻梁元帝败灭,复取前凶服着之,哭泣受吊。梁人入魏,果见槌饼焉。法和始于百里洲造寿王寺,既架佛殿,更截梁柱,曰:“后四十许年佛法当遭雷电,此寺幽僻,可以免难。”及魏平荆州,宫室焚烬,总管欲发取寿王佛殿,嫌其材短,乃停。后周氏灭佛法,此寺隔在陈境,故不及难。
天保六年春,清河王岳进军临江,法和举州入齐。文宣以法和为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太尉公、西南道大行台,大都督、五州诸军事、荆州刺史、安湘郡公宋莅为郢州刺史,官爵如故。莅弟簉为散骑常侍、仪同三司、湘州刺史、义兴县公。
梁将侯填来逼江夏,齐军弃城而退,法和与宋莅兄弟入朝。文宣闻其奇术,虚心相见,备三公卤簿,于城南十二里供帐以待之。法和遥见邺城,下马禹步。辛术谓曰:“公既万里归诚,主上虚心相待,何为作此术?”法和手持香炉,步从路车,至于馆。明日引见,给通幰油络网车,伏身百人。诣阙通名,不称官爵,不称臣,但云荆山居士。文宣宴法和及其徒属于昭阳殿,赐法和钱百万、物千段、甲第一区、田一百顷、奴婢二百人,生资什物称是,宋莅千段,其馀仪同、刺史以下各有差。法和所得奴婢,尽免之,曰:“各随缘去。”钱帛散施,一日便尽。
以官所赐宅营佛寺,自居一房,与凡人无异。三年间再为太尉,世犹谓之居士。
无疾而告弟子死期,至时,烧香礼佛,坐绳床而终。浴讫将敛,尸小,缩止三尺许。文宣令开棺视之,空棺而已。法和书其所居壁而涂之,及剥落,有文曰:
“十年天子为尚可,百日天子急如火,周年天子递代坐。”又曰:“一母生三天,两天共五年。”说者以为娄太后生三天子,自孝昭即位,至武成传位后主,共五年焉。
法和在荆郢,有少姬,年可二十馀,自称越姥,身披法服,不嫁,恒随法和东西。或与其私通十有馀年。今者赐弃,别更他淫。有司考验并实。越姥因尔改适,生子数人。
陆法和枝江名人编辑 陆法和,南北朝时枝江百里洲人。百里洲曾修有陆法和讲经台。
传说陆法和有法术,长期隐居百里洲。
在平定侯景之乱时,梁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任陆法和为信州刺史。
一次,侯景派任约去江陵攻打湘东王萧绎。为击退侯景叛军,保卫江陵,陆法和主动请战,陆法和知道任约来势凶猛,决定埋伏兵击杀任约。当任约之兵大摇大摆地进入了陆法和的包围圈之中,忽然伏兵骤起,把任约困在中间,虽任约勇力过人,无从逞威,被陆法和部下活捉。陆法和押送任约至江陵后,对湘东王萧绎说:“我们已断侯景一臂,侯景将平,无足可虑,唯蜀贼将至,不可不防。”湘东王萧绎觉得陆法和言之有理,便派陆法和屯住峡口,以防蜀兵袭击。
不久,武陵王萧纪果然自西蜀发兵,准备进犯江陵,因陆法和据守峡口而受阻,陆法和为了不使蜀兵顺江而下,又在峡口增筑二城,取名七胜城,锁江断峡,使纪军不得飞越。
后来梁主萧绎任陆法和为郢州刺吏。
天保六年,在梁已处于崩溃的形势下,陆法和举州投降了北齐。北齐文宣帝高洋以法和为大都督十州诸军事、大尉公、西南道大行台。
北齐文宣帝高洋曾宴请法和及其徒属于昭阳殿,赐法和钱百万、物千段、甲第一区、田一百顷、奴婢二百人,法和把所得的奴婢都放回去了,说:“你们都各自谋生去吧。”法和把所得的钱帛全部施舍给别人,一日便尽。所赐的住宅改成了佛寺,他自居一间,与凡人无异。
唐朝李百药的《北齐书》中有陆法和传记,把陆法和说得神乎其神。
传说中记载陆法和与任约的一次交战是在江面上进行的。开战之前,陆法和乘小舟,也不披甲带盔,顺流而下,离任约军一里远的地方看了看便返回军营,他对将士说:“明天用火攻,我们将破贼而不损一兵一卒”。第二天,他叫人纵火攻敌,正当风向对方中吹过来时,他手执白扇,只轻轻扇了几下,风势即返。任约军被火烧,大溃,皆投水而死。
传记中记载陆法和据守峡口打败武陵王萧纪后,带领军队曾停留在白帝城。他对人说:“诸葛孔明可谓名将,吾自见之。此城帝有其埋弩箭镞一斛许。”按法和说的地方,挖地三尺,挖出的箭头果然有十斗(十斗为一斛)多。
八叠山有许多难治的病人,陆法和为他们采药治疗,不过三服药,病都治好了。
陆法和没有病,但他知道自己的死期。到死的时候,烧香礼佛,坐棕床而终。弟子将他洗后放入棺中,尸体缩小,只有三尺多一点。北齐文宣帝高洋听说后,令人开棺一看,空棺而已。由于陆法和信仰佛教,又有军事天才,被人们赋予了许多神话传说。
陆法和军事奇才编辑 陆法和隐居在江陵的百里洲。衣食住行等生活方式都与出家修道的人相同,自称居士,不到城市里去,面容神色总是一个样儿,毫无喜怒哀乐的变化,谁也猜不透他的心理活动和感情变化。侯景刚刚投降了梁国,法和对南郡朱元英说:“贫道我应当与施主共同打击侯景,为国效力。”元英问他打击侯景干什么,法和说:“正该这样做。”等到侯景过江的时候,法和正住在清溪山,元英前去问他道:“侯景现在要攻城,这件事应当怎样对待?”法和说:“应当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他会不打自败。施主只管等待侯景给予一个好机会,您不必问我。”元英又问他能不能攻下来,他说:“也可能攻下来,也可能攻不下来。”侯景派遣部将任约率领五万人马,进军江陵讨伐湘东王。当任约的军队逼近江陵时,法和出山去见湘东王说:“我自有兵马,今向您请命出战任约。”他召集了各处蛮夷弟子八百人驻扎在江津,两天之后便出发了,湘东王派遣胡僧袩带领一千余人与法和同行。法和登上兵船大笑说:“我们有无数的人马。”江陵一带有很多神殿寺庙,当地人的风俗是经常到这些地方祈祷,自从法和的军队出发之后,人们再不去寺庙祈祷了,因为他们都以为各位神灵都跟从法和出兵打仗去了。法和的军队到了赤洲湖,与任约的军队形成对峙。法和乘坐轻便小船,不披戴盔甲,沿流而下,到离任约军队一里远的地方。便远远地对将士们说:“看到对方的龙旗像睡了一样并不飘动,而我军的龙旗则挥舞踊跃的时候,要立即发起进攻。”法和的军队起动大船冲在前面,因为逆风不便于行动,法和便手持白色羽毛扇子指挥风向。风向顿时反移过来,任约的部下都看见梁国的战士正布置在水上。见到大船顺风冲来,立即溃败,纷纷跳进水里。任约逃窜了,不知逃到了什么地方。法和说:“明日中午时就能抓到他。”第二天中午并没有抓到任约。人们便问法和。他说:“我以前在这个洲里水干的时候修建了一座佛塔,我对施主们说,这虽是一座佛塔,实际上是个贼摽(按:与前面法和所说的:“宜待熟时,不撩自落”对照,“摽”即《诗.召南.摽有梅》中的“摽梅”,指梅子熟了之后自然落下来。表示瓜熟蒂落的意思。当然也可单就字面理解为“标志”的“标”)。现在何不现成地去摽下抓贼呢。”像他说的一样,果然看见任约正在水里抱住塔柱的顶端,刚刚露出鼻孔,有人便上去捉住了他。任约请求让他死在法和大师面前,法和说:“施主面有吉相,肯定不会死的,而且与湘东王有缘分,请不要有任何顾虑,湘东王以后还要稍稍借助施主的力量呢。”任约果然被释放了,湘东王用他当了郡守。待西军围江陵时,任约出兵援救,与敌军奋力作战。法和平息了任约的军队后,便回报湘东王说:“侯景自然而然就会平息的。用不着有半点忧虑。”蜀贼快要攻上来了,法和又请命镇守巫峡等待贼军。他统领各路军队前往巫峡,先运石头填到江里,三天之后江水便为石头堵截分散流淌,他们又在水上拉上了铁锁链。萧纪果然命令蜀将率军渡过峡口,但形势险阻,陷于进退两难的境地。王琳与法和运筹谋略,一战而歼灭了他们。巫峡附近的山里有许多毒虫猛兽,法和教给将士如何防范,他们便不再遭受咬伤中螫的痛苦。他让兵士在江湖岸边驻扎,说这里能够避免杀害生灵,有人想要扑杀生灵也得不到它们。他又告诫将士禁止随意扑杀,如有偷着扑杀的,半夜猛兽必来咬他吃他。有个弟子砍掉蛇的脑袋玩耍,召来见法和时,法和说:“你为什么杀蛇?”说着指给这个人看,这个人便见蛇的脑袋咬住自己的裤裆不放。又有个人拿牛试刀的锋利与否,一刀下去牛头被砍断了,来见法和时,法和说:“有一头断了脑袋的牛,十分着急地向你索求它的命。你如果不为它作功德祈祷谢罪,一月之内必有报应降临。”那个人不相信,几天之后果然死了。法和的话,大多数应验了。元帝任命法和为郢州刺史,法和并不在皇帝面前称臣,在他的公文和印鉴上他自称居士。后来又自称司徒,元帝跟仆射王褒说:“我从未有意任用陆法和为三公,他却以三公自称,这是怎么回事?”王褒说:“他既然以道术自命,可能这是他的先见。”元帝说:“法和的功业确实比较重。”于是就拜他为司徒。之后,他大量聚集兵船,准备袭击襄阳而挺进武关。元帝派人制止他,法和便把全部兵权交出来,对使者说:“法和是求道的人,对佛道天王尚不希求,岂能把人主的位子放在眼里,我只因与君主有香火的缘分才来援救他罢了。现在既然被他怀疑,这番功业是肯定成就不了了。”于是,他就摆上供品,都是薄薄的大蒸饼。等到西魏举兵讨伐梁国时,法和急忙赶赴江陵,元帝派人挡住他说:“这次自能破贼,你只要镇守郢州就行,不用你出动了。”法和便返回郢州,用白色垩粉涂刷城门,身穿白色粗布大衫和裤子,斜系着头巾,腰上束着大麻绳,坐在苇席上,过了整整一天才脱掉这身打扮,后来听说梁国灭亡了,他又把前面穿过的那套凶服拿出来穿上,接受人们的吊丧。梁人进入西魏时,果然看到当初法和所摆放的大包饼。
陆法和净土圣贤编辑 陆法和,自号荆山居士。史书上记载其身世不详。齐梁间时,隐居湖北江陵西沙洲,过著与出家人一样的生活。法和富有口才,凡有议论,则雄辩无敌;又精于医疗之术,居山中时,凡有恶疾之人,就于山中采药给予治疗,一般不过三付,即能好转。人们竞相拜为弟子。当时正值“侯景之乱”,梁朝军队在侯景的进攻下节节败退,法和于是奋起出山,召集弟子及乡民组成义兵八百人,备战于江陵。侯景派大将任约进犯江陵,两军相恃江面。当地官兵前来支援,居士笑言相拒,单身一人深入敌军探听虚实,然后采取火船顺江流直捣敌营。叛军猝不及防,皆落水溺死,并生擒敌将任约。
梁元帝即位后,按军功任命居士为郢州(今武昌)刺史,都督江北军事,并封江乘县公。为官期间,居士以一个佛教信徒的身分自居,平日启文上奏并不称臣,只署姓名,且自视颇高,自称“司徒”((“三公”之一,相当丞相)梁元帝对近臣王褒说:“我未尝有意用陆为“三公”,而自称何也?”王褒回答:“彼既以道术自命,容是先知。”认为他修行得道,可能有先见之明。元帝觉得法和的功业卓著,于是就加封居士为“司徒”。
居士执政唯以佛法教化,不以刑狱治人,然而强调治兵。他积极备战,招兵买马,扩充船舰,并建议元帝进攻西魏。元帝不想攻魏,劝其息兵,法和猜透了元帝的心思,坦言道:“法和是求佛之人,尚不希释梵天王(注1)坐处,岂窥王位?但于空王佛(注2)所与主上有香火因缘(注3),见主人应有报至,故求援耳。今既被疑,是业定不可改也。”法和认为自己前世与国主有善交之缘,故今生特来相报,结果反遭猜疑。此是业力所致,难以挽救。结果西魏军队入侵,元帝兵败而亡。元帝死时,居士身穿孝服,如丧考妣。
梁亡后,居士率本州人民入齐,齐文宣王盛情接待,拜居士官太尉(“三公”之一)。居士在齐时,入朝进见亦不称臣,只称“荆山居士”。同样信佛的文宣王并不计较,并赐给居士大量的钱财、田地和奴婢。居士将所得之奴婢一律放回,让他们“各随缘去”,将所赏的钱帛于一天之内全部散施;将所赐之田宅也施舍给佛寺,自己仅居一房,与普通人无异。平时政务之外,则与弟子讲论佛法。一日预告弟子死期,至时燃香礼佛,坐床而终。(见《北齐书》卷三十三《陆法如传》,《居士传》传八《荆山居士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设为首页

广告热线:13339794535举报电话:0717-3819486法律顾问:沮城律师事务所 刘亚杰 律师

备案信息:ICP14000855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鄂公网安备 42052502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