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村的那些人和事
在距县城11公里处,有一个临沮河之西的美丽村庄—七里村。
走过旧县集镇一公里就踏入了七里村的区域,宽阔的公路两旁尽是一排排挺拔高耸的意杨树,如同哨兵守护着不远处的乡里人家。温暖的五月,正是麦子成熟的时节,一望无垠的田野被一块金黄或是一块绿油油的庄稼分割成一幅幅五彩的图画。东边有连绵的群山做屏障,西边有玉带般的沮河环绕,可谓是水美土沃。
整个村落版图面积6.64平方米,共分四个小组,农户858户,农业人口2187人,劳动力1528个,耕地面积2151.15亩,主要农作物为水稻种植,一望无际的黑土地,据随行的村干部介绍,每亩的水稻产量高达一千多斤,真正的高产优质粮仓之地。
七里村的村民大多居住在村委会周围的街道两旁,形成了一个小小集镇。从这里到旧县镇的亭子山——过去的老政府正好七里之遥,因此得名七里村。
别看现在的七里水田连绵,沮水环绕。其实在遥远的过去这里虽然面临浩瀚的沮水,却是个严重缺水的地方,为什么呢?七里村的张家湾曾流传一句话:有女不嫁张家湾,肚子里可以拓三块砖。古时的砖都是土做的,意思就是这里没有吃水井,都是从沮河挑水吃,却都是常年浑浊不堪的水。之所以没有吃水井,并不是这里的人懒惰,而是有特殊的原因。这个原因我们在上一届村支书刘天柱听到了这样的解释,过去的张家湾人非常渴望自己的家门口有一口流着清粼粼泉水的井,可是每当挖井挖到一定深度的时候不是听见奇怪的狗叫声,要么就是冒出像血一样的红水,于是,这里的村民被吓得再也不敢擅自挖井了。缺水喝混水的日子一直困惑着许多辈辈的张家湾人。正是这些临河却无水吃的困境在近代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于是一个个水利工程相继建成。
现在的七里不仅人杰地灵,有着丰富的水利资源,远安县八大河流之一——盈霖堰就位于这里,盈霖堰始修建于清朝时期,拦水坝于1993年重新修建,灌溉着方圆800亩地粮田,是一方生灵赖以生存的重要水域。1927年修建的民生堰也位于这里,民生堰的规模仅次于盈霖堰,位于盈霖堰上方,灌溉粮地面积为500亩。民生堰拦水坝已于2015年重新修建,如一条卧龙卧于沮河之上。除此之外,还有金家冲小二型水库、乌龟滩提水站、吴家坪提水站等水利资源,保证了这一带农田常年有丰足的水源灌溉。整个七里沮河段水域共有4公里,在县政府和水利部门的重视下,全部的护河堤均已修建完毕,形成了一条长长的防护堤守护着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户村民。
再看如今的张家湾,一大片几百亩田地都是高质高产的水稻田,村里家家户户用上了方便安全的自来水,当然也有自己打的压水井压上来清澈见底的井水。
七里张家湾临水边,是一溜不高长长的山丘,站在河对岸远看就是一条起伏的巨蟒,故而被叫做蛇山。据村民介绍,这蛇山其实是一个古墓群,因为这里在修建村学校时曾挖掘出了许多古砖古物,据考证,应该属于西汉时期的物件。至于更详尽的资料,有待文物部门进一步考证。
七里村委会街道两边除了住户区,也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商铺,足以证明这里的人们不再满足于种田打鱼的传统生存方式。在东街尽头,住着69岁的宗光元老人一家,家里除了他女儿和孙子在家,在村主任彭主任电话召唤下,老人从地里扛着锄头回来了,虽然天气比较冷,可老人只穿着衬衣,走路的节奏一点也不像快七十岁的老人了。
宗大叔的家一看就是典型的农户之家,可也有些特别。进门的右侧靠墙一排车床机械之类的摆放在那里,十分显眼。宗大叔是当地有名的电焊工,还有小型的车床加工之类的。大门左侧敞开的一间屋子,摆满了杂物,除了农具,还有破旧的书籍,只是在这些物件里,不适宜的放了一些乐器,仔细一看这些落满灰尘的乐器至少不下四种,看来这宗大叔还是个藏匿的民间艺人啊,闲扯了几句,我们立马要求宗大叔随便给我们来上一段随便什么乐曲,没想到,大叔很爽快答应了,大叔搬出一台小型音响,开启乐曲,随着节奏,一阵悦耳的笛子声飘荡在院子里,还是和奏呢,时而高亢,时而低沉,那娴熟的笛声一看就是有深厚的功底的,一曲罢了,我们还沉浸在其间,老人又抄起二胡熟练的拉起来,那旋律,那手法绝对让你深陷其间不能自拔。趁老人演凑之时,老人的女儿告诉我们,老人还会电子琴、葫芦丝、唢呐多种乐器,老人真正的高人呢。
等到老人很认真地把一曲二胡曲拉完,我们才得以机会问老人,为什么会演凑这么种乐器,老人很简单的回答,只是出于一种对音乐的酷爱,纯粹的一种个人爱好而已。我们又问老人现在还经常摆弄这些乐曲吗?(我们是从那些乐曲上的灰尘才问的),他说好久不曾像今天这样尽兴的吹和拉了,因为怕打搅四周的邻居们,所以每当想吹或拉这些乐器,老人只好跑到县城公园里去摆弄这些心爱的宝贝们。听完他的话,仿佛看见公园的树荫下,一个飘着白发的老人在自己悠扬的笛声中沉醉下去……
七里苗圃边,一条淌着浅浅流水长长笔直的水渠从山边穿行过公路,沿着田边直往沮河延伸而去,这条水渠就是不远处山上化工区的废水排放沟,所幸我们看见流出的水是清澈的,虽然只是一汪小小的水,从她清凉的姿态至少反应出政府对于水源治理的态度,彭主任告诉我们,这里不久的的将来,政府已在规划建立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很希望这个关乎民生民计的污水处理站尽快建成,并完美的投入使用,相信这一定是全旧县镇乃至全县人民共同的愿望吧。
点评 时间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