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论坛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查看: 16069|回复: 14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近东干渠,保护水资源”活动(二)——洋坪村、陈家湾村、游家河村、郑家冲村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5-13 21:19: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本帖最后由 深山百合 于 2017-5-16 13:59 编辑

    丁酉年的5月13日,星期六,天气晴,最高温度33度,明天是母亲节。“走近东干渠,保护水资源”活动继续。在论坛山总的带领下,深山百合、原人大副主任任建新、退休教师胡延雄老师,志愿者左岸、春漫岭上、美女张华加上我,一共八人,八点半出发,四十分钟后到达东干渠流经的黄家冲段。
       黄家冲,位于远安227县道东侧,现合并至洋坪村。东干渠从马渡河大坝出发,穿越马渡垭隧洞,经马渡坪流过九里岗、芭芒店,在东干渠管理处报到之后,继续西南下,到达黄家冲。荆山余脉的夹缝之中,地势渐渐开阔,庄户越来越多,农田平整肥沃。西边的沮河鞭长莫及,东边山高林茂,没有成气候的水流。东干渠可以说是这一带的羊水。
       陈家湾村在黄家冲东北面,东与河口乡交界,南与郑家冲相望,西与洋坪村接壤,北与芭芒店相邻。总面积11.9平方公里。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464户1645人,现有优质稻田1800多亩,另有渔业、生猪、香菇等产业。因有武陵峡景区的关系,有些破旧的村委会对面,一栋接待中心一样的建筑正在拔起。我关注了一下,告示墙上显示截至2017年五月,村收入50多万,支出6万余,村级精准扶贫26户。阳光底下,77岁的老汉从村卫生室出来跟我们搭讪,他家土地流转了一些,剩余不多,其他闲人全无。
       沮河到洋坪向东拐了一个回龙湾,这是大自然鬼斧的结果,人类的神工也一路配合,在黄家冲和陈家湾的尾巴上向东拐到游家河村,和那里一条流量有限的支流鸳鸯溪,共同为这个村里的陈家冲、刘家冲、游家河、徐家冲、花栎湾服务。初夏一场大雨之后的鸳鸯溪,河水浑浊,水量暴增。村民忙着收割油菜,忙着耕种稻田,老娘们洗洗涮涮灶前灶后。实在没劳力的,挖车前草,摘金银花,换点油盐钱。
       沿村级公路翻山越岭继续向东,东干渠暂时脱离了我们的视线。在陈家湾、左家坪、裴家冲交界处的山上,我们一时迷茫。右边核桃树基本成气候,左边柑橘却满眼荒凉,前面下山不远处已抵达山尽头。渠呢?它没有一撇下西南,而是从徐家冲、杨家冲、人字冲,经罗家岭隧洞,流到郑家冲、裴家冲境内。
       合并后的郑家冲,东与河口乡、茅坪场镇共界,西与洋坪村为邻,南与左家坪、任家岗两村接壤,北与陈家湾村相连,辖原裴家冲两个组,原郑家冲两个组,共四个村级小组353户,版图面积11517亩,耕地面积98公顷,其中水田75公顷,旱地23公顷。这里应该是东干渠洋坪段东部的腹地。村民在土里刨食,在泥里流汗。六十多岁的人心忧年已不惑的单身儿,勤扒苦作,燕子衔泥一样扛回一根根木材,希望有朝一日能为他们盖上新房,娶上儿媳,再添个孙子,享受天伦之乐。











评分

13

查看全部评分

来自 2#
 楼主| 发表于 2017-5-15 14:03: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本帖最后由 深山百合 于 2017-5-18 15:45 编辑

                                              我与东干渠
                         文/听雨白杨
  远安的“红旗渠”东干渠一期工程于1966年10月破土动工,从沮河上游的南襄城开挖渠道,拦河引水至左家坪,全长33公里,于1969年夏建成通水。
  1975年11月,东干渠二期扩建延伸动工,主兴建渠首工程马渡河大坝、延伸扩建东干渠渠道。马渡河大坝于1978年10月顺利建成完工,延伸扩建工程到1980年9月底结束。至此,远安建成全长56.74公里的东干渠,灌溉洋坪、旧县、鸣凤三个乡镇的28个村的农田38000多亩,全面解决了沮河东部一方生灵的生活用水问题。
   从上述时间看,一期完工的时候,我尚在襁褓。六年过去,二期开工,我也成为小小读书郎。模模糊糊的印象里,总会有一些事情在发生。

                       (一) 半夜起来撵小偷
   我老家属杨家庄,具体位子在南襄、杨家庄、马渡河三村交界的王家庙。杨家庄那时叫和平大队,马渡河叫红永大队。我家是和平大队一队。现在的王家庙,是新农村建设样板。一排排楼房外观洋气大方,设计新颖合理,除杨家庄、马渡河、南襄村的原住民外,也有南漳、望家等处的新迁入户。一条细小的沮河支流从外围沿山淌过,洋白公路从中穿过,两边住宅店铺林立,算得上附近几个村的集合地。但在当时却是一片荒芜。河边农田有限,山脚大片杂草里坟头一座连一座。与这些坟头为邻的王家庙,住着三户人家,我家是其中之一。山脚之下,杂草之中,坟头之间,父母在辛苦出工抹黑回家尚有麻麻亮的间隙,开了一些菜园。这是农人一家大小生活的主要依靠。父母抹黑耕种,老人孩子全力监管,餐桌上才不致于一片空白。
  每到春季,东家西家会凑几个大人孩子牙齿缝里幸存下来的鸡蛋,请歇窝的老母鸡曝出一窝鸡崽儿,再东家西家的分几只,小心伺候着,长大了下几个蛋,以备不时之需,或者家人打打牙祭,或者待客之用,或者谁一时生病救救急。
  一个寒冷的晚上,困极又饿极的我懵懂中,见哥哥姐姐凑在一起,商量着在哪个坟头后打埋伏,还说每人捡些石块准备着。高中毕业的华哥最大,也似乎有些亢奋,理所当然成为这场伏击战的指挥员。只是我不明白,这次伏击,战斗地点在哪儿,对象是谁,甚至没弄明白,那到底是眼前的事儿还是说书呢。他们合谋着,我的眼睛皮打了一会架之后,实在支撑不住关张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声雷吼把我吓醒。原来爷爷发了大脾气,华哥们站在一边大气不敢出,几家婆婆妈妈在厨房的角落小声议论着什么。原来马渡河大坝上的驻地民工,连着几个晚上乘着夜色光临了我们的菜园之后,有对鸡笼下手的迹象。有限的土豆、白菜、大葱损失大半。原本属于自家碗里的东西,白白给人掳走,哥哥们很是气愤,决定今晚要狠狠回击。前面的河里石头不少,他们各尽力量预备了一些码在他们选定的一座坟头后,又让几个姐姐去后头坡里砍了些荆棘柯子,预备堵住盗贼的来路。
  饥饿让人失去底线变得恐怖而凶残。
  半夜,一场几颗白菜的掠夺战和保卫战,在我家旁边的坟头之间、菜园之中拉开了帷幕。毫无防备的饥饿的民工被如雨而下的石块袭击,掉头回窜又遭遇尖利的荆棘堆的时候,发出了绝望的惨叫。我家哥哥们还没打算撤退。那个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的年月,敌人越是落花流水,我们的胜利越是辉煌,越是可歌可泣。这边的狂笑和那边的惨叫惊动了爷爷,老人家一声雷吼喝住了正欲追赶的孩儿们。本就话语不多的爷爷,这个早年参加革命的人,牙关咬得咯咯响,脸黑得怕人,除了生自己的气,实在不知道该对这些孩子说些什么。也是在那时候,老师教的非黑即白的是非观在我心里打了折扣



点评 时间 理由

发表于 2017-5-16 13:03 只看而不发言可以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5-15 15:35 我爱死你了,高质高产  详情 回复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来自 3#
 楼主| 发表于 2017-5-16 09:56: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本帖最后由 听雨白杨 于 2017-5-16 09:57 编辑

                                                                      我与东干渠

                                                            (二)慰问演出
        民国31年(1942)年2月,远安县政府筹办县立初级中学,因时值抗日战争,校址暂设青峰乡(今洋坪镇)杨家庄祠堂。同年8月,当阳和远安两县县政府按照当时新县制关于设立初级中学的规定,奉令合办一所初级中学,将远安县在杨家庄祠堂筹办的县立初级中学改为远当联立初级中学(简称远当联中)。民国32年(1943年1月17日),省政府批示远当联立中学分立,当年2月,远安县立初级中学复名,校址仍在杨家庄祠堂。后来校址随县政府南迁,但当初的校舍巍然屹立。我就读的杨家庄小学前身即为远当联立初级中学。
       1975年秋我读小学二年级。当时的学校虽不及民国年间鼎盛,但特殊时期仍显特殊风采。老君、红永、和平、青龙、南襄五个大队的中小学生全部集中于此,根据毛主席的教导“教育要缩短”的指示,小学设五个年级,初中设两个年级,高中设两个年级。任教的除少数公办教师外,民办居多,有下乡知青,有入伍转业,有中学毕业,都到广阔天地来作为了。
       联立初中的建制,室内容量够大,室外的操场也够大。门前的大操场连着左右百姓的院场,几个村在这里开大会都不觉得拥挤,当时若有标准跑道应该不算有难度。大操场下面是篮球场,坐三百人不成问题。
       小小的我,对两个时候记忆犹新。一是课间操。全校师生都出来了。大操场、篮球场、两边人家的院场都站满了人。有个入伍转业的青年,站在操场的最边沿。作体操“冲拳运动”的时候,预备双手握拳立正,然后右拳翻转左出,右腿拉开左腿呈弓箭步。哎呀,那个帅呀,全场焦点都在那儿!
       二是晚上到大坝工地慰问演出。知青和转业军人教初高中,教我们的是刚刚毕业回乡的黄老师。她上课教我们语文,也教我们唱歌,放学后还要教我们排练节目。还有个回乡的张老师教我们数学。我和班上另一个女孩很荣幸地被选在学校文艺队里。七八岁的野丫头,只晓得寻猪草捡柴的农村娃,哪有唱啊跳的天分哦。只是跟在一群比我们大的姑娘后面跑跑龙套出出丑,是个活泼样儿,逗得身心俱疲的人呱唧呱唧一阵巴掌乱拍而已。第一次去工地的时候,讶异紧张之状至今如在目前。整个河坝里,目之所及全是人。比全校师生出操壮观百倍!有生之年第一次演出节目是个舞蹈。旋律不记得了,动作不记得了。唯一记得的是,排练时张老师勇敢的提出他用笛子来伴奏,黄老师觉得这很有新意。到工地演出时,主持人报过幕,张老师悠扬的前奏吹响,我们随着旋律跳上了舞台正中,笛声却戛然而止。我们上不得上下不得下,尴尬地站在那儿不知所以。张老师脸涨得通红,几分钟之后,黄老师在舞台边领头让我们边唱边跳,才勉强敷衍过去。
       现在想来,不怕丢丑要从小练起,广场舞基础要从娃娃抓起。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来自 4#
 楼主| 发表于 2017-5-18 11:16:1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本帖最后由 听雨白杨 于 2017-5-18 11:17 编辑

                                                                                我与东干渠

     (三)父亲被罚去工地改造
      
       祖父身长魁梧,早年参加革命,奔走在远安洋坪和南漳巡检一带。祖母是南漳峡口谢家坪人。据说出身还有些背景,三尺金莲,个头不高,脾气不小。猜想两个人站一起应该有着现在流行的最萌身高差。祖父母在子嗣上颇为不顺,不是流产就是夭折。我有记忆的除了我父亲,就还有一个姑妈。大伯父活到二十出头骤然离世,留下一个遗腹子在我家长到二十多岁结婚成家,另有一个大姑妈碾转床榻大半年最后为冲喜出嫁,却没等到新媳妇三天回娘家门就被阎王收去。这两个长辈于我只是传说,也曾无数次想象过他们的样子,但都一片模糊。剩下的父亲和姑妈,理所当然成为两个老人的心头肉。
      
       父亲能写会算,是和平大队的资深会计,虽有人百般作梗,可能因为祖父的关系吧,这个会计的地位还比较稳固。三职干部嘛,可以吃一碗相对轻松的饭。父亲也很争气,工作禁得起检查,也还擅于跟人打交道,再加上强壮的母亲几乎抵得上一个男劳力,半大的堂兄也壮得跟一头小牛似的,集体出工,家里劳力也不缺。所以没什么人说东道西。
但那个战天斗地的年代,“斗”压倒一切深入人心。足够根正苗红理应找不出茬儿的,但有人的眼睛一再盯着父亲的账本,不为别的,就为那个相对轻松的饭碗。

       1976年,唐山大地震,伟大舵手去世,什么帮倒台,这是国内形势。本地一场“倒杨”运动强劲来袭,还农多年的祖父无计可施,中风倒地。父亲被隔离,大队组织人马查了几个月不给结论,洋坪公社组织人马继续查。父亲被强制送到水渠工地驻地改造,先是在马渡河大坝,后来觉得离家太近,又改送到左家坪工地。那段时间,家里非常沉闷。驻地劳动每家每户出一人,一般都会安排没成家的年轻人,我们家已经派了堂兄。父亲又被派去,再不懂事的我都觉出了奇怪。父亲从来没有过离家半年不回的,卧床不起的祖父长叹不断,母亲早出晚归,遇见年轻人就打听父亲和堂兄的情况,就拜托多多照拂。

       汛期来临前和年关前,母亲也要去大坝工地突击。主要任务是捡石方,筑坝的石头就是这些人从附近的河里山上一块块搜集,用竹框一担担挑来的。长宽高各六尺堆垒,按堆记工分。参与突击的人手来自全县各地。家里有个鸣凤公社西湖大队的远亲,在吃包白菜的季节,带领好大一队人来了。估计工地上人实在是多,他们一路驻扎到了我家门口。那些人就在我家稻场埋锅生火,在我家进进出出,借桶担水,借点调料什么的。那远亲梳着大辫子,抱两颗包白菜塞给我妈,那是我此生第一次吃到自家菜园以外的美味,第一次吃到那么脆生的佳肴。

       那时学校的高中和初中已经撤走,知识青年已经返城,转业军人已经另谋高就。学校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我的处境也变得有些奇怪。

       因为成绩还过得去吧,一方面仍然得到多数老师的眷顾。那时的校长姓李,教我们数学,李校长精心教导我们,还把她的小女儿安排跟我同坐,我们时常为一个数学题争得火热,校长见了会微微一笑。那一笑让我那么心安踏实,那一笑里,我读到的是期许,是信任。没有人可以想象,一个十岁的孩子在当时内心所受的煎熬,自然也不会知道,那嘴角微微的牵动带给我多大的温暖和力量。今生每每忆起,都有无比的柔情从心底上升,撞击鼻腔,双眼模糊……

       另一方面,我小小的敏感的心也常常会接收到一些异样的眼神。更有一帮男生给我起难听的绰号,见了就骂,就喊绰号,还扔石块。后来发展到两个小队的男生结成团伙,欺侮我们一小队的女生。校园霸凌就此拉开序幕……



点评 时间 理由

发表于 2017-5-18 15:34 很辛酸的回忆。  详情 回复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5#
 楼主| 发表于 2017-5-13 21:28: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本帖最后由 听雨白杨 于 2017-5-13 21:29 编辑

本人拍照技术七窍通了六窍,又是手机所为,文字也是敷衍而成,实在拿不出手,各位将就看。后面同行的摄影达人、文案达人补充哈,谢谢啦。

点评 时间 理由

发表于 2017-5-15 15:17 辛苦辛苦,谢谢杨老师,帖子开的杠杠滴,今天下午才有时间上电脑看帖。  详情 回复
6#
发表于 2017-5-13 21:43: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 电信
静等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7-5-13 22:13: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 移动
杨老师辛苦了。
8#
发表于 2017-5-13 22:25:5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 移动
杨老师不但文字写得好,照片也拍的好。就是一层楼图片多了,我手机半天才打开。
9#
发表于 2017-5-13 22:27:0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移动数据上网公共出口
写的很好啊,继续!
10#
发表于 2017-5-14 09:33:1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 电信
高手们都在休息,我来发几张证明参加了。





11#
发表于 2017-5-14 09:35: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 电信
也证明其他人,还有车车也参加了。










12#
发表于 2017-5-14 09:36:2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 电信
似乎撩发少年狂。






13#
发表于 2017-5-14 09:37: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 电信
这里是东干渠游家河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设为首页

广告热线:13339794535举报电话:0717-3819486法律顾问:沮城律师事务所 刘亚杰 律师

备案信息:ICP14000855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鄂公网安备 42052502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