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荆山冷月 于 2016-4-10 11:13 编辑
去北沟玩离不开“四方山”和“听炮岭”,四方山大多数人知道,每年各地的驴友都会蜂涌而至,在上面感受风起云涌,极目楚天的快感。但知“听炮岭”者甚少,就如我小时候一样,我一直把听炮岭听成了天堡岭。
听炮岭,故名思义,是过去人们听炮声的地方。它似一条静卧的巨龙,沉睡于北沟村与中南村之间,成为两村之间的分水岭。 听炮岭,故名思义,是过去人们听炮声的地方。它似一条静卧的巨龙,沉睡于北沟村与中南村之间,成为两村之间的分水岭。 听炮岭全长约6千米,似飞龙从南而下,头止于北沟与南沟二条河的交汇之处,尾步直抵包巾寨。 听炮岭的险要位置注定了他与战争有关。在他约500米的头部,看似独立成形,三面悬崖,一面连接听炮岭,但要上山顶异常艰难。据老一辈人讲白莲教建寨于此,清兵派人围攻,久不得胜,便用重兵在四周围住,意在断其生活来源而降,在围困的第99天,寨上突然丢下一把等栽的秧苗,令清兵信心大减,他们认为上面水源充足,此法不不能不能致胜,便撤兵而去。山寨上究竟有没有水,寨子有多大,至今没有一个人说上去过,因为上去太难,难于上青天。因此寨位北部,谓北寨。听炮岭自北一路向南延伸,在杨家埫北后突然变低,继续南上约三里,便见到一座山峰,从远处可见其险峻,山峰上建有兵寨,谓南寨。 顺南寨继续往前看,便是包巾寨,因其象一个人包着头巾而得名,包巾寨上也有一个兵寨,据说在上面可生活半年有余,系当年百姓为躲避土匪而建的寨子。 包巾寨右边,为一方形之地,谓之四方山,四方山有一山寨,有东西门,后面为悬崖峭壁,据县志记载,此处是白莲教经常聚会的地方,看现在被当作墙石的碑文,四方寨是为抵御“白莲教匪”而建。
听炮岭现在从上往下走通很困难,长期以来,道路不通,但现在在全域旅游的指引下,村委会砍出了一条简易路,可到山顶,但上时非常危险。
能上去是需要勇气的,但不能上去也是识时务的。爬上山顶几个小伙伴的合影。
|
点评 时间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