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走进远安村寨,寻访长寿老人(二) [打印本页]
作者: 鸣凤山里人 时间: 2014-4-5 21:10
标题: 走进远安村寨,寻访长寿老人(二)
清明节,特别的寻访活动
论坛组织的大型公益活动“寻访长寿老人活动”从3月16日开始,已经开展两次,寻访过4位老人。4位老人,有百岁寿星,有曾经的妇女队长,有老军人,有劳动模范。寻访的过程,老人们的故事,引起了广大网友的极大关注。这些,反过来又成为我们将寻访活动持续开展下去的动力。
清明小长假的第一天,“寻访长寿老人活动”又开始了。这是一次特别的寻访活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
这是在一个特殊的日子——4月5日清明节开展的寻访活动;
这次寻访活动去的是一个特殊的地方——茅坪场镇的瓦仓村和老观村——一片红色的土地;
寻访的主要对象是一个特殊的老人——革命烈士袁昌荣的儿子——87岁的袁帮清老人。这位老人的另一个特别之处——他是远安论坛总版主低头的温柔的父亲。
今天寻访活动的过程也有一些特别:我们先是随着袁帮清老人率领的儿孙组成的长长的车队,到瓦仓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给革命先烈扫墓,然后来到老观村随袁帮清老人和他的儿孙去给他们的前辈——革命烈士袁昌荣扫墓。在烈士的墓前,也就是袁帮清父亲的墓前,老人接受了我们的特别的采访。寻访活动过程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是我们把“寻访老人活动”和“寻访古树活动”有机结合在一起。我们在瓦仓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所在的小山下寻访了一棵特殊的古松树,我们还在老观村寻访另外几棵古树。(有关寻访古树活动,我们在相关帖中报道)
参加这次寻访活动的人员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是大家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总版主沮水愚人、荆山冷月、九子溪水、论坛管理员大笑江湖、知名网友家在东北、尽有,还有大家正在逐渐熟悉的版主熊大,当然还有我——喜欢豁螺丝的鸣凤山里人。唯一有点儿特别的是总版主低头的温柔——她既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又是主要寻访对象——袁帮清老人的女儿——革命烈士袁昌荣的孙女。
这么多的特别之处,相信众位参与者一定能给各位网友带来特别的活动报道。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4-4-5 21:13
本帖最后由 低头的温柔 于 2014-4-5 23:02 编辑
永 远 的 丰碑
----记我的爷爷袁昌荣烈士
他鲜活的生命在三十五岁那年就嘎然而止了,他永远活这个风华正茂的年龄。
1924年至1927年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合作领导下,进行了反帝反封建的大规模革命斗争时期。正当全国的革命斗争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多少革命党人死于屠刀之下,如李大钊,向警予,林祥谦,施洋等一批革命志士壮烈牺牲,慷慨就义。蒋的宁可错杀三千绝不放过一人的血腥政策,使本来刚刚起步的中国革命遭遇了巨大的灾难,全国上下笼罩在一片血雨腥风之中。但那些革命志士并未被白色恐怖所吓倒,仍坚持战斗在革命队伍最前列,把个人生死早置之度外。
他就是在如此恶劣的斗争形势下参加革命的,当初只是一个普通家庭的一个男人三个孩子的父亲,守着几亩薄地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宁静日子。大革命的风暴席卷全国,他读过私塾,深明大义。在当地革命党人的引导下,他抛下妻儿毅然走进了轰轰烈烈大革命斗争的行列。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中共鄂西特委根据省委指示,决定以瓦仓地区为中心,在周边区域举行武装起义,9月14日,战斗打响了第一枪,这就是享誉四方的“瓦仓起义”,他们打土豪杀反动官吏,革命队伍迅速发展扩大。一夜间,起义军打掉了盘踞在石马槽的瓦仓区团防局,拘捕土豪劣绅和反动官吏80多人,经人民公审,将其中罪大恶极的30多名土豪劣绅判处死刑。15日,中共鄂西特委在老观窝成立了瓦仓区工农革命政府。与此同时,紧邻瓦仓的南乡(今花林寺三孔、卫家岗村、当阳育溪一带)、方家口,当阳观音、九子山地区及南漳、荆门钟祥等周边地区纷纷响应,举行武装起义,在半月内就形成了以瓦仓为中心,有1500多平方公里,12万人的革命根据地。
起义的胜利,震慑了国民党反动派。10月下旬,当阳反动政府纠集荆当远三县反动团防武装和驻南漳的反动建国军数千人,向瓦仓农民自卫团进行疯狂的围攻。瓦仓农民自卫团将部队撤至杨家山一带以避敌锋芒,但仍数次遭到敌人围困攻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起义指挥部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突围。突围中,团长汪效禹、政委洪勋落入敌掌,惨遭杀害。敌人攻占瓦仓区后,杀害了数百名革命群众及共产党人。他的名字叫昌荣,他所在的队伍也遭到敌人疯狂地围追堵截,形势十分严峻,为了保存革命实力,队伍被迫撤离到瓦仓老观的祠堂岗,敌人闻讯赶来,包围了祠堂岗,切断了群众与他们的供给和联系,这支挺进队打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疯狂的进攻。1928年春,面对敌人的包围,面对缺衣少食的恶劣状况,队伍了出现了高敏斋这样弃枪投敌的叛徒,敌人乘机攻上了祠堂岗,队伍在仓促突围的过程中,又牺牲了不少同志,昌荣由于寡不敌众不幸被俘,敌人对他进行了严刑拷打,追问其他同志的去向,被他严词拒绝,敌人在得不到任何线索的情况下,残忍的杀害了年仅三十五岁的他。他牺牲得非常惨烈,全身上下被敌人用刺刀刺得体无完肤.........
敌人血洗祠堂岗撤退后,整个山岗惨不忍睹,他的妻子邓氏闻讯赶来,在众多牺牲的遗体中,找遍了所有的地方也无法辨认出哪个是他,最后邓氏在一双鞋垫的图案上才辨认出是他,这是她亲手所绣…..她当场晕厥,也不知过了多久,一场冰凉的大雨浇醒了她,她才忽然想起家里还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最大的女儿邦秀九岁,儿子帮彦六岁,二儿子邦森三岁,最小的儿子邦清才三个月。邓氏把她英勇的丈夫葬在离家几十米的地方。他刚刚牺牲没有几天,反动派又再次上门洗劫了家里,家里从此变得一贫如洗,这个家在风雨飘摇中惨淡度日,邓氏为了四个年幼的孩子,强忍失去丈夫的巨大痛苦,独自一人拉扯着几个孩子度日如年的生活着。时间慢慢熬到了1942年,大女儿秀远嫁他乡,大儿子也成家了,可是灾难再次降临到这个家,这年春天的一天,刚刚成人的二儿子森正帮母亲在门前庄稼地里除草,一伙抓壮丁的国民党蜂拥而至,强行抓走了正在劳动的森(至今杳无音讯)。消息传来,邓氏一口鲜血涌上来,从此一病未起,拖到七月,邓氏也永远告别了这个悲苦的世界。清那时候才刚刚满十五岁。
昌荣就是我父亲的父亲,也就是我的爷爷,父亲邦清在刚刚出生仅三个月就永远的失去了父亲,父亲甚至于这个给与他生命的人都没有任何记忆,而我也是在我爷爷牺牲将近40年后才出身,我和我的爷爷整整错过了40年!我这一生永久失去了在至亲爷爷怀里身上绕膝撒娇的机会!但,我敬仰你,我的爷爷!虽然这一生我和您未曾谋面,但我却分明能感觉到您能触摸到您,您一定在不远处的上空慈祥的看着我们,您化着了一个神灵在周围庇护我们,我甚至能想象您高大的身姿,您面对敌人屠刀的蔑视,您视死如归的英勇,您的慷慨就义的壮烈...
我亲爱的爷爷,您的一生短暂而光辉,您无愧于您墓碑上的几个大字:求解放舍身献青春,为革命抛头洒热血。
今天又是一个清明节,远安论坛数名工作人员跟随我们全家40人左右,一起走进我的老家----老观,我们先来到瓦仓起义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敬献鲜花缅怀先烈,再走进瓦仓起义旧址-----位于老观村祠堂岗山脚下的原老观小学处,追寻先烈足迹,最后一起来到爷爷墓前给他老人家献花默哀。爷爷的墓就在我老屋不远的地方,这儿青松参天,翠柏傲立,修竹挺拔,他老人家的英灵安放于此也算很适宜了。侧面是他妻儿的家,对面就是他英勇牺牲的战斗地------祠堂岗,那是一个很奇异的山头,很圆,昔日的战场早已被一片祥和的氛围所取代。每年的春天,山头总是被火红的杜鹃覆盖,远远望去,就是一座红山。那色彩就像我爷爷抛洒的热血一样耀眼夺目。
邓氏-----我亲爱的奶奶,那位坚强勤劳集一身美德的女性,就埋在聚爷爷几米的旁边,安眠于爷爷的身旁,再多的苦难她也该瞑目了吧。我无声的跪在她墓前,眼里没有眼泪,只有无言的痛楚和肃穆。爷爷用生命实现了他人生的价值,奶奶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一个失去男人家庭的一切责任。在两位伟大老人面前,我唯有肃静才能显出对他们深深的敬意。
爷爷奶奶,您们是我们心中那盏永不熄灭的灯,也是我们心中那座永远矗立的丰碑!
袁昌荣,这个英勇的名字将永远载入历史的史册!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4-4-5 21:13
本帖最后由 低头的温柔 于 2014-4-5 23:07 编辑
向所有的革命先烈致敬!
作者: 雪地吻痕 时间: 2014-4-5 21:24
本帖最后由 雪地吻痕 于 2014-4-5 21:29 编辑
我先打分儿!向一线同志们致敬!辛苦啦!
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遗志,弘扬光荣传统!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1:25
刚回家,晚上又去拍了个别的。今天的活动很有意义,很成功。稍晚处理图片跟帖。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5 21:32
刚看今晚的央视新闻,正在播出清明祭英烈,访碑文上的人生,我想,我们今天的活动与央视的报道不谋而合啊。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5 21:35
奔向纪念碑主车队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5 21:36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5 21:39
手捧鲜花的袁氏后代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5 21:41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5 21:43
给英烈献花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5 21:45
工作人员认真的录碑文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5 21:46
向先烈们三鞠躬
作者: 熊大 时间: 2014-4-5 21:48
今天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活动,让我在一次的感受到了论坛的正能量!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5 21:49
在我心中永远高大的丰碑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5 21:51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5 21:52
九子溪水同革命烈士袁昌荣的儿子——87岁的袁帮清老人交谈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5 21:55
走向纪念碑下的那一棵苍松,他们都说那是一棵革命的树
作者: 涧之兰 时间: 2014-4-5 22:10
向二老致敬!祝二老身体健康!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2:15
今日的活动,论坛出动两辆采访车,9名网友参与采访,另有烈士的后人数十人一起缅怀伟大的先人。感谢航天航天花园彭总再次免费提供采访车辆!
今日参与采访的网友有:荆山冷月、家在东北、低头的温柔、鸣凤山里人、熊大、大笑江湖、尽有、九子溪水、沮水愚人。参与网友会逐步在报道帖里出现。
作者: 九子溪水 时间: 2014-4-5 22:20

今天收获最大,稍后叙述。
作者: 沮水源 时间: 2014-4-5 22:20
清明节,拜祭革命烈士,采访烈士后人,有意义!正能量扩散中。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2:26
吸人眼球的论坛采访车来到瓦仓烈士纪念碑
随同参加祭拜活动的很多烈士后人乘坐的车辆也来到瓦仓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2:31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2:34
人员逐步聚集,摄像师家在东北严阵以待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2:37
走到纪念碑前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2:42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2:45
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2:48
纪念碑前,向烈士鞠躬。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2:52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2:57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3:00
祭拜后,感觉这座革命烈士纪念碑更加威武雄壮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3:04
现场采访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3:08
标题: 2
本帖最后由 低头的温柔 于 2014-4-5 23:12 编辑
今天的寻访对象也一起来到瓦仓纪念碑前,他老人家的故事后面再续。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4-4-5 23:11
沮水愚人 发表于 2014-4-5 22:31 
向革命烈士纪念碑献花者下车先行
这是袁昌荣烈士的两位重孙。她们给瓦仓革命烈士纪念碑鲜花。
作者: 雪地吻痕 时间: 2014-4-5 23:12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4-4-5 21:13 
向所有的革命先烈致敬!
七绝-清明感怀
时逢冥节祭祠忙,
茔地枯颜溢彩妆。
十亿炎黄归氏脉,
传承百善孝经扬。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3:12
这对双胞胎好可爱,当然也是烈士后人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3:14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4-4-5 21:13 
...
你有一位伟大光荣的爷爷。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3:18
最小的,成了焦点,看着他们可爱的样子,烈士应该欣慰了。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3:20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3:23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3:29
路边普通的碎花儿,尽有说,这是“清明吊”,今时今日,觉得特有道理,我以后就称它为“清明吊”了。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5 23:32
林中行,这是要去哪里?明日见分晓。
作者: 醉棋 时间: 2014-4-6 00:35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4-4-5 21:13 
...
向昌荣先烈致敬!向烈士的后代敬礼!
作者: 低头的温柔 时间: 2014-4-6 01:00
本帖最后由 低头的温柔 于 2014-4-8 00:37 编辑
我的父亲
常常说:父爱如山。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却很晚。
在我很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是个不善言笑严肃的人。我常常想,为什么别人的父亲对自己的子女那样和善,而我的父亲对我们总是那样严肃?
父亲在外上班,每次回家,都会给我们兄妹几个带回来糖果点心,但神色一直是严肃的,甚至于常常训斥我们,我们犯一点错,尽管不会打骂我们,但一定会严肃批评我们。母亲有时会在我们淘气的时候还动手打过我们,但我们似乎更愿意和母亲亲近。总觉得母亲对我们的爱远远胜过父亲。
这种错觉一直延续到我上初中的时候。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我要去远离家几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上学,父亲挑着行李翻过屋后的几座大山送我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去乘车再去学校。也不知翻了几座山走了多少路才到了乘车的地方,我只觉得我空着两手也走得很累,而挑着几十斤行李的父亲累不累我也许人小根本没顾暇到。
我们匆匆赶到,公共汽车就来了,以前的公汽很少,不似现在的公汽司机服务态度好。父亲把我送上车把行李放好刚刚准备下车返回,父亲前脚跨出车门,司机就迫不及待的关门要走人,一下把父亲的胳膊卡住了,父亲疼得大声叫起来,司机才把门打开,我估计父亲的胳膊一定卡伤了,不然父亲一定不会叫的。等到父亲把胳膊拿出来,手里拿着扁担跳下车,全体人都在车上,而他却一人却孤零零在车下,也许是刚才父亲的叫声引起了我的注意,我仔细看了父亲,忽然发现父亲头上有了几缕白发,站在车外的父亲此时没有关注自己胳膊的伤势,而是还在嘱咐我车上注意这注意那的时候,我从父亲眼里没有看见平日的严肃,有的只是一个父亲对十几岁女儿此次孤身一人之行的牵挂和不安。车慢慢开动了,我可以轻松的乘车去学校了,而父亲还得又沿着来时的老路翻几座大山回去,望着父亲一个人往回走时疲惫的背影,一种酸楚涌上来,我忽然一种想哭的冲动。后来听母亲说,父亲的胳膊肿了好一段时间才慢慢恢复。
也许是那件事后,也许是我在逐渐长大的缘故。我慢慢发现父亲其实很爱我们,只是方式不同,母亲对我们的爱一切尽在显现中,而父亲的爱确实要慢慢体味。他时常批评我们,是希望他的孩子改正缺点比别人的孩子更优秀,他每月的工资几乎都花在我们几个孩子身上,而他自己却花费很少非常节俭。如果说母亲的爱如同天上的太阳把我们照耀的暖洋洋的话,父亲的爱就如同山涧甘甜的泉水,细细的长流,长年累月的慢慢的湿润着我们,并且永不停息。
随着我的成长,我才慢慢领会我的父亲,走进父亲的内心。父亲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他很少表扬我们,只是不断指出我们的不足,这是一个父亲用一种特殊的方式爱着我们。
父亲的一生充满了坎坷,爷爷在他三个月的时候就牺牲了,是奶奶一个小脚女人用柔弱的肩膀挑起了四个年幼孩子的家庭,那种艰辛是不言而喻的。而十五岁时,父亲又失去了奶奶,父亲的性格就是在那种艰难的岁月成长起来的,他不会用现代父亲那种方式溺爱我们,但在那种连饭都吃不饱的岁月,却能保证七个孩子过年的时候都能穿上从头至脚一身新衣过年,自己却几年从未添一件衣裳。每次家里有了什么事,父亲都是在下班后连夜走几十里山路赶回来,当我们知道父亲那晚要回来,都会守在门前看着对面的山坡小路上,只要有一个火把和电光,就知道父亲回来了,就全体欢喜雀跃起来,母亲常常生病,只要看见对面的光亮,我们就心里踏实了。
父亲不是把我们常常挂在嘴边称赞的那个人,父亲只是一个人把全家九口的重担默默挑在肩上的那个人。父亲不是那个带领我们一起嬉闹玩耍的那个人,父亲只是把所有困难和艰辛都一个人埋在心底默默承担的那个人。父亲不是那个倚老卖老的八旬老人,而是那个一生都坚强自律从不向困难低头的那个人。父亲不是普通的一个人,而是时刻牢记自己是烈士的后人且一生以爷爷为榜样的那个人。
这就是我的父亲,一个有着满头白发却身板挺直我们一直作为榜样八十七岁的老人。
作者: 雪地吻痕 时间: 2014-4-6 01:11
温柔美文连篇,爱如浩瀚海潮。
作者: 日古子 时间: 2014-4-6 06:19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4-4-6 01:00 
我的父亲
常常说:父爱如山。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却很晚。 在我很小时候 ...
父爱如山,写的感人。
作者: 日古子 时间: 2014-4-6 06:22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4-4-5 21:13 
...
教育,从这里开始。
作者: 日古子 时间: 2014-4-6 06:22
活动扎实,报道及时。
作者: 雨荷 时间: 2014-4-6 06:58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4-4-5 21:13
...
再一次品读姐姐美文,向英雄的爷爷及无数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作者: 雨荷 时间: 2014-4-6 07:07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4-4-6 01:00
我的父亲
常常说:父爱如山。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却很晚。 在我很小时候 ...
朴实的文笔,朴实的父亲,朴实的爱,令人动容!
作者: 雨荷 时间: 2014-4-6 07:12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4-4-6 01:00
我的父亲
常常说:父爱如山。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却很晚。 在我很小时候 ...
读此文,脑海中响起了一支歌——《父亲》: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作者: 九子溪水 时间: 2014-4-6 07:49
红色土地,茫茫林海,革命英雄多,参天古树多,长寿老人多。
作者: 依山 时间: 2014-4-6 08:00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4-4-5 21:13 
...
革命先烈,人民功臣。共和国不能忘记,老百姓不会忘记。
作者: 清风如酒 时间: 2014-4-6 08:13
访老人活动再出新意
作者: 依山 时间: 2014-4-6 08:41
小时侯,在电影《洪湖赤卫队》的感召下,对革命历史感兴趣,知道瓦仓起义早于黄麻起义,是共产党在湖北最早的起义,由衷敬佩瓦仓人民。
长大后,1978年来远安工作,知道瓦仓起义发生在远安,更是激动,更加热爱这一方热土。
作者: 依山 时间: 2014-4-6 08:55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4-4-6 01:00 
我的父亲
常常说:父爱如山。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却很晚。 在我很小时候 ...
严父慈母,父爱如山,母爱似海。
“母亲对我们的爱一切尽在显现中,而父亲的爱确实要慢慢体味”,经典语录!
作者: 鸣凤山里人 时间: 2014-4-6 09:32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4-4-5 21:13 
...
伟大的爷爷!不能忘记的革命烈士!
作者: 醉棋 时间: 2014-4-6 09:54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4-4-6 01:00 
我的父亲
常常说:父爱如山。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却很晚。 在我很小时候 ...
"七个人“的父亲,让醉棋感觉到了父爱如天!
作者: 鸣凤山里人 时间: 2014-4-6 09:56
低头的温柔 发表于 2014-4-6 01:00 
我的父亲
常常说:父爱如山。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却很晚。 在我很小时候 ...
一位烈士的后代!
一位以烈士父亲作为自己一生做人典范的人!
一位令人敬佩的老人!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6 10:53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6 10:58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6 11:03
本帖最后由 沮水愚人 于 2014-4-6 11:14 编辑
这棵古松,大人小孩环抱它,用去了5人。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6 11:08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6 11:12
本帖最后由 沮水愚人 于 2014-4-6 11:13 编辑
感谢当地人民对这棵革命松的保护!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1:19
沮水被这棵树吸引
作者: 沮水愚人 时间: 2014-4-6 11:21
再见!革命松!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1:22
他们对这棵树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1:24
这是一群形象高大的人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1:27
追花人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1:28
本帖最后由 荆山冷月 于 2014-4-6 21:25 编辑
想起那些英烈,感慨万千。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1:34
本帖最后由 荆山冷月 于 2014-4-6 21:26 编辑
向烈士致敬。
作者: 鸣凤山里人 时间: 2014-4-6 11:36
荆山冷月 发表于 2014-4-6 11:24 
这是一群形象高大的人
谬也!在烈士纪念碑下,在英雄的古松下,我们显得十分渺小.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1:37
到温柔姐夫家时,沮水还沉浸在对革命先烈的缅怀中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1:40
彭主席在向温柔了解袁家的历史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1:41
温柔:这上面记的蛮详细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1:44
走向袁昌荣烈士墓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1:55
本帖最后由 低头的温柔 于 2014-4-6 18:56 编辑
此碑为袁帮清老人为家父而立
碑文如下: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叫日月换新天
吾父生于农历一八九三年九月十三日,一九二五年参加革命,一九二八年二月十八日在老观祠堂岗战斗中壮烈牺牲,享年三十五岁,一九五六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父亲一生虽然短暂,但英勇顽强,为国捐躯,实为后人所敬仰,值此牺牲八十周年之际,建立此碑,以示纪念。
-
.jpg
(678.55 KB, 下载次数: 1)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08
站在家父墓前,二老感万千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08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11
本帖最后由 荆山冷月 于 2014-4-6 12:12 编辑
袁帮清老人的长子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13
袁帮清老人的小儿子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16
老人向我们讲述了家父牺牲经过,母亲把他们带大,以及现在的幸福生活,他说,感谢党让他们生活的很好。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17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18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19
本帖最后由 荆山冷月 于 2014-4-6 12:21 编辑
望着身体健康的长寿老人。九子溪水十分羡慕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22
开心的老人们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30
彭主席:建议这几位高寿的老人要详细录个资料放这儿。
家在东北:我也有这个想法。
江湖:我看在哪个位置好。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35
家在东北:我认为要分多个层次来拍。
彭主席:我只是建议,你果儿看着办。
江湖:前面那个窝儿,我看蛮好。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39
江湖:彭主席,你不能一个建议,不指导。
家在东北:就这么定了,我和江湖拍,你指导。
彭主席:我只负责建议,你们果儿拍,我看。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41
本帖最后由 荆山冷月 于 2014-4-6 12:43 编辑
家在东北:你不指导,那搞得成拉啊。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44
彭主席出了个点子,我们还是要搞啊。
我看不搞不行。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46
东北:等哈儿你负责拿摄像机,我就现场指挥。
江湖:嗯,难度有点儿大。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49
江湖:我看有几个果儿克钓鱼克达么?
东北:不要紧,叫他们喊。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2:51
老人家了不起啊,年轻时可以背二百多斤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3:01
幸福时光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3:04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3:06
再靠拢一点儿,笑容灿烂一点儿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3:08
搞好达我再嘎试
作者: 荆山冷月 时间: 2014-4-6 13:12

所有人的眼睛朝我两个指嘎缝缝儿里看啊
欢迎光临 (http://www.yawbbs.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