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论坛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查看: 1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远安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5-4-14 05:2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省 电信
(转载)敢叫山乡换新颜—— 三年集中攻坚 远安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
政务:远安发布 2021-01-05 18:33




2018年以来,远安县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将“共守生态本底,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作为全县共识和自觉行动,坚持规划全域覆盖、环境全面提升、建设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美丽远安。经过三年集中攻坚,通过数万名干部群众的辛勤和努力,全县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人和自然和谐共生,初步形成了“村村有看点,整体有特色,连片成风景”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也为我县农村同步迈入高水平全面小康打下了坚实基础。



特色民居载乡愁 诗意栖居新型农村

走进鸣凤镇九子溪安置小区,一栋栋楼房延续远安传统民居“依山就势、逐水而居、错台组团、街巷里坊”的空间特色和“坡顶林、坡上居、坡下田、坡谷溪”的居住模式,建筑立面辅以文化石、毛石、青砖墙体作为点缀,增添了乡土韵味,小区还配套建有党员群众活动服务中心、图书室、农博馆、休闲广场、超市等,让村落“住得够安逸、经得起岁月、载得了乡愁”。



为提升改造乡村风貌,打造特色美丽乡村,远安坚持“党政主导、群众主体、专家主审”,遵循人口转移规律优化布局,坚持地方主导科学编制规划,按照“多规合一”原则,研究出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镇村根据自身特点编制村庄规划,确保村庄规划尊重群众意愿、彰显地方特色、契合阶段发展实际,综合考虑本地地理民俗、发展水平和民生关切,坚持科学规划、从容建设,设计出24套“双顶两坡四出檐、脊翘梁挑本土色”的特色农房特色农房图集供群众选择,提升了农房建设水平,九子溪、双泉等试点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新建成的农房成为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悠悠碧水绕青山 鸟类天堂华丽再现

在河口乡巩裕村漳河段,成群的鸳鸯时而在清澈河面静静游弋,时而追逐嬉戏,时而凌空起舞,场面蔚为壮观。几年前,远安在漳河水鸟聚集段建立鸳鸯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禁止一切建设、采伐、猎捕及其他破坏生态的行为,漳河远安段生物多样性极大丰富。自2005年首次观测到鸳鸯以来,如今已增加到500多只,此外上万只野鸭、鹭鸶、锦鸡等各种野鸟常年在此栖息生存。



三年来,远安结合漳河、黄柏河、沮河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完善河库长制,引导动员社会参与监督河湖保护;开展河塘沟渠治理,重点整治污水塘、黑臭水体,提升农村水环境质量;完成全县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向集镇周边村庄延伸覆盖。三年治水,美丽初现,今年沮河、黄柏河两个省级跨界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漳河出境水质长期稳定达到地表水Ⅱ类标准,许多野生鸟类纷纷“落户”远安。

乡间处处好风光 农家庭院美如画卷

一条宽阔的泊油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一幢幢农家院落错落有致,家家户户门前用废旧砖瓦、石头和竹木篱笆建成的花坛里花团锦簇,垃圾分类箱随处可见,村里的白墙上画着宣传乡村振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墙体彩绘……眼下正值初冬时节,走进洋坪镇凤凰村,空气清新,雾气欲散,一幅如诗如画般的乡村田园美景在眼前徐徐展开。



“以前村民没有讲卫生的习惯,垃圾都随手乱扔,墙上小广告贴的到处都是,现在村里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庭院创建,大家讲卫生的意识提高了,整个村子都变干净了,我们的生活一天天更有奔头!”说起村里的变化,凤凰村民一脸的喜悦。

远安持续深入开展村容户貌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开展了美丽宜居村庄和最美庭院创建活动,督促群众“扫干净、收通豁、码整齐”,强化全域广告店招管控,全面开展杂乱架空线路序化改造工作,2020 年,基本达到“排除隐患、整齐有序、美观协调”的要求;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模式开展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持续开展了农村存量垃圾清零行动,远安全域不见白色垃圾成果持续保持;全面推进卫生乡镇创建工作,截至2020 年,已创建5个国家级卫生乡镇,已实现市级和省级卫生乡镇全覆盖。



“方便之处”更方便 “厕所革命”惠民又暖心

旧县镇鹿苑村,过去曾经是个穷乡僻壤,家家户户都是旱厕,家门口就是猪栏,一到夏天便污水横流,臭气熏天。2019年,村里结合厕所革命和畜禽粪污治理,新建了一处大型生物慢滤池和人工湿地,不仅满足了附近50余户的粪污无害化处理,还解决了生猪散养户和2处示范养殖户的生活污水及畜禽粪便处理。



如今,村民们用上了室内水冲式厕所,有的还安装了陶瓷坐便马桶。“现在爷爷家的厕所再也闻不到臭味啦,水一冲就干净,可方便了。”住在县城的小姑娘现在每个周末都喜欢往老家跑。

农村“厕所革命”是乡风文明得以体现的重要载体,远安县通过加强政策宣传,因地制宜创新建盖模式,灵活运用三联沼气、三格化粪池、人工湿地、人工快渗等技术,三年完成农户改厕16000户,公厕106座,目前农村拥有户用卫生厕所农户比例93%。此外,引导农户结合改厕同步推进改圈,协同处理畜禽养殖废弃物和厕所粪污。引导养殖户转变畜禽生产方式,推广绿色养殖模式,构建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水平。截止目前,全县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 85%,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5%以上。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古村落吃上了生态饭

花林寺镇龙凤村,村落宁静而古朴,林木繁茂,森林覆盖率为85%,老、古、大、珍、稀树种随处可见。200多年前,龙凤村立下“同议公禁”村规民约石碑,私自砍伐树木者“罚钱一千”,使龙凤人爱护生态的文明传承至今。如今,良好生态成致富资源,龙凤村推进旅游产业发展,注重保护生态与民俗,将现有150余栋古民居、900余亩古梯田以及古井、古树、古碑等历史文化遗产打造成旅游景点,并顺利走进央视新闻,声明远扬,从昔日偏僻的贫困村实现华丽蝶变。此外,为进一步保护生态资源,龙凤村对村内古树进行详细摸排,实行一个党员认管一棵树,并统一设置二维码标示牌,让大家在了解古树基础知识的同时监督古树保护情况。现在,每天到龙凤村来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家纷纷对远安良好的生态环境赞不绝口。



三年以来,远安全域结合“彩扮远安”活动,广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乡村公共绿地及村口、路旁、水旁等公共活动空间绿化美化,植树、护树,成为全县人民的共识。截至2020 年,已创建嫘祖镇、洋坪镇、鸣凤镇3个省级“森林城镇”;创建省级“绿色示范乡村”42个,“国家森林乡村”8个。

山里人们盼公路 “美丽宜道”修到家门前

茅坪场镇翟家岭,一个藏在深山里的古村落,百年老树、泥墙石屋、天井、石磨,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仿佛镶嵌在大森林中的世外桃源。古村落曾经不通公路,住在村里的年轻人陆陆续续搬出了村子或者外出打工,剩下的都是老人。如今,美丽的旅游公路修到了村口,山路弯弯,峰回路转,仙雾袅绕,绿树红叶,路景相生,车行路上,宛如“画中游”,惊艳了路人,年轻人纷纷回乡创业,开民宿、农家乐、手工艺旅游纪念品,一条公路盘活了曾经沉睡的旅游资产。



近年来,远安围绕“全域旅游富民”发展战略,大力加强交通建设,一条条宽敞平整的柏油路,将远安的美景风光拼接成一幅画卷。截至目前,全县7个乡镇102个建制村全部实现通硬化路、通客车,实现15户30人以上村民聚居地公路硬化、通村客运道路危险路段安保设施、通村客运班线路面加宽三个全覆盖。同时对重点景区至国省道的连通公路全部刷黑,打造了4条精品旅游线路,按照旅游景区标准推进城乡道路景观化,建成集城乡绿道、马拉松赛道、风景廊道、自驾游道于一体的旅游风景道400公里,被纳入全国首批交通运输一体化试点县,区域内的旅游景区、县城集镇、美丽乡村通过旅游风景道一线贯通,实现全域联动。现有省级示范乡镇2个,目前,正在全力争创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经济生态两不误 矿山重镇谋“绿色转型 ”

嫘祖镇盐池村,曾经是有名的矿山村,在盐池村主干道,过去的露天矿渣堆场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覆满植被的绿化节点,与青山绿水融为一体。“这条路上原来堆砌着几处废矿渣,既不安全又影响环境,现如今清理矿渣、栽种植被,已经焕然一新了。”盐池村党支部书记向克旺介绍。据悉,嫘祖镇组织专班对全镇矿山公路沿线开展专项整治,因地制宜打造绿化节点。目前,远安18家矿山企业正在深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通过综合治理,矿区环境和水质得到有效提升。



保护黄柏河,远安县作为全省矿产资源大县,怎样走“绿色转型”之路?在绿色矿山的建设中,远安县强化磷矿综合治理,明确矿井废水处理设施、矿石中转场、矿渣堆场、矿仓料斗、矿石运输、矿区环境及“门前三包”等七大治理规范标准,强化跟踪督办,倒逼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开展地面矿仓、堆场、渣场覆土复绿及规范建设,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此外,关闭213家煤矿,取缔25家砂场,“关改搬转”25家化工、森工企业,找准保护生态环境和助推经济发展的平衡点,使生态与发展和谐共生。



环境美了,群众的致富路子也宽了。全县顺利脱贫摘帽,两万多名群众脱贫致富,美丽远安、村村诗画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接待游客突破2000多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0多亿元,带动就业超过24%。2020年,荣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远安徐徐展开……

通讯员 ¦ 张成

原标题:《敢叫山乡换新颜—— 三年集中攻坚 远安农村人居环境大变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设为首页

广告热线:13339794535举报电话:0717-3819486法律顾问:沮城律师事务所 刘亚杰 律师

备案信息:ICP14000855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鄂公网安备 42052502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