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论坛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查看: 1763|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蜜蜂 一一甜蜜的天使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8-13 10:40:5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联通
本帖最后由 深山百合 于 2014-8-13 11:25 编辑

                                                    蜜蜂一一甜蜜的天使

                                                                                        一

            蜂蜜是唯 一 一种非人工合成甜味剂。是蜜蜂采集数百种花朵上的花粉,在巢脾中加入其唾液[一种特有转化酶]酿制而成。成熟蜂蜜巢脾口封盖,含水量低,直接食用,且性质非常稳定,妥善保管,数年不变质。
            [本草纲木]记载;石蜜 '指野生蜂蜜 '味甘、性平,有益气补脾胃,和润燥解毒作用。适用于睥胃虚弱、津液不足的肠燥便秘以及肺燥干咳。补养药用蜜作丸,止咳药用蜜炒炙。又说:现在多用蜂蜜,与石蜜功用相同。现代医学研究;蜂蜜是一种抗氧化剂,有很好的抗衰老作用。大运动量后,快速恢复体力。治疗烧伤很好的物质,痊愈后不留疤痕。新鲜蜜涂抹于皮肤上,使皮肤色细腻光滑,富有弹性。

                                                                                         二

           记得我最早认识蜜蜂是读杨朔的散文 [荔枝蜜],在孩提时代,不小心让蜂螫了一口,痛得不得了,因此看见蜜蜂感情感上总是疙疙瘩的,敬而远之。
           我真正认识蜜蜂,了解蜜蜂,到后来养蜂,是改革开放后的八十年代初。
           三月,阳光正好,油菜花依次递开,星星点点几朵,忽一日,连成一片花海,金灿灿,很是养眼。那年头农村养蜂甚少,偶尔有几只蜜峰飞过,一头扎进花海,早已不见踪影。一日上午,与妻在田间劳作,山那边飘来低沉的嗡嗡声,妻叫道''哪家蜂儿分笼啦'',我应声望去,果然是一团黑压压地蜜蜂向头顶飞来,我顺势抓一把沙土,迎头向蜂群撒去,边追边高呼''蜂儿落、蜂儿落、请到我家过'',还真奇了怪了,蜂群竟然放慢速度与高度,在不远处一根歪脖子桑树环绕飞行,不一会,降落在桑叉上。
           太阳渐行渐远,我把赶制好的蜂箱选地放好;坐北向南,避风向阳,视野开阔,用几块砖支起来放在上面,冲一杯糖水在里面喷一下。准备好收蜂工具;喷糖的沙雀儿[小巧的篾制品],一把艾叶,一本书,一顶草帽。
           远远望去,落定静好的蜜蜂像一个半头哈蜜瓜贴在桑叉上,黄褐色,细看,每只蜂儿头朝上,手脚相连,像是多人合抱千年古树一样,一圈又一圈,把蜂王紧紧地簇拥在中间。瞬间,所有的蜂儿翅膀抖动一下,时间极短,至今我不明白蜂儿是什么语言;展示集体力量?团结的像征?还是向外人示意威风?
           将袖子高高卷起,草帽扣在头上,沙雀儿紧帖树干挨着蜜蜂固定好,划一根火柴点燃艾叶,晃动几下,一股特有的艾叶香味飘起来,轻轻一吹,向着蜂群飘去,蜂儿变得躁动起来,有几只脱离群体在我头上飞来飞去,仿佛知道有人收它回去建个安稳窝儿。我第一次与蜜蜂零距离接触,不免忐忑不安,拿起书本,小心翼翼地把蜂群往沙雀儿里赶,心中起祷;蜂王呀,快点上吧,皇上走了,臣民们前呼后拥就跟着上了。兴奋、紧张、还有一丝丝恐惧,一个时辰过去,汗洙挂在下巴上,叭叭地滴落下来,谢天谢地,蜂群终于全部上去了,竟然一口也没有螫我,有几只散蜂飞来飞去,不理它,我拎着有点沉的沙雀儿一脚高一脚低往家里走去。

                                                                                  三

           农村散养的蜂学名中峰,由野生蜂驯化而来,全国各地均有分布,整个蜂群由蜂王、雄蜂、工蜂组成,蜂王一个群只有一只,管理蜂群,体态效大,雌性,寿命在三年左右,繁殖后代,是个皇后,平常很难看见,晴天下午在箱外与雄蜂婚飞交尾时偶尔能发现。雄蜂较黑,占蜂群的百分之一,主要职责和蜂王交配,生儿育女,称得上花花公子。工蜂黄褐色,勤劳勇敢,担负筑巢,采集花粉酿蜜,看家护垸,打扫卫生,抵御天敌。寿命仅有六个月,可怜而又可敬的小生灵哪,把自已最甜蜜的作品奉献给人类,而自已没好好享受就走了.............

                                                                                  四

          立春节后,天气晴好,就要察看蜂群,打开箱盖,扫除越冬落在箱底巢脾残渣虫卵,用白糖化水喂养,尽早恢复旺群,轻常用艾叶熏一下,是前辈留下的多年传统秘方,我想一是有驱赶蜂群查看巢脾,二是联络与蜂儿之间的感情吧。
          蒲公英早早地露出了黄色的花瓣,或三五朵绽放在路边的草丛中,在万物刚刚复苏的时节,显得清新,阅目。工蜂的前沿哨兵凭着特有的睿智发现了,带着弟兄们轮流向花蕊发起冲锋,这是最早的蜜源哟。蒲公英全草入药,清热解毒,采几片叶子尝一下,苦苦的,我想花粉也应该是苦的吧,怎么蜂儿采回去那么一酿,竟是如此甜蜜呢?难怪古人云;蜂蜜是百草药呀。
           樱桃花,桃花,梨花,到后来大片恕放的油菜花,为蜂群提供了优质的蜜源。花的种类不同,花粉的颜色亦不同,油菜花;黄色,玉米花;红色,也有一些白色、或橙色的花粉。三四月是采粉旺期,在蜂箱周围,蜂儿像雪花一样飘舞,出去采粉的,一跃腾空而起,向有花源目的地直飞,回来的满载而归,两边大腿各挂一团鲜艳的粉,稳稳的降落在箱门上,小心翼翼地爬进去,生怕碰掉劳动成果。蜂儿是怎样把花粉安放在巢脾之中,怎样把唾液压加进去,再怎样转化成蜜,至今我不明白。

                                                                                      五

            蜜蜂从不轻易攻击人类,除非巢穴受到严重威胁时才会主动发起进攻,要知道,攻击就丢掉了自已的性命,尾部和利箭会留在受体中,很快死去。
           胡蜂,也叫马蜂,蜂中之王,个头大,尾部黄黑相间条纹状,巢穴建在山洞之中,是蜜蜂主要天敌,八九月攻击蜜蜂群。记得一年九月底,因事出去了几天,未进家门老远看见好多马蜂围住蜂箱门,有的往里钻。我和妻全副武装,奋力扑杀,外面打完后打开箱盖,天哪!里面的景象惊呆了,一大堆蜂儿与马蜂搏杀后留下的尸体,马蜂没有一个完整的,头、翅膀、肚子四分五裂,清理一下足足二十个马蜂的头,没看见小生灵与强大的敌人搏斗厮杀的场面;不怕牺牲,勇往直前,保卫家园,只要是进来的敌人,杀它个片甲不留。这使我想起中国人民与称霸世界的日本鬼子艰苦卓越的八年抗战,浴血奋战,前仆后继,采用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围迁小鬼子八十余万人,惊天地,泣鬼神。中蜂,中国特有蜜蜂的壮举,不就象征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保卫家园,消灭一切来侵之敌的精神么!

                                                                                 六

          过了白露,采割蜂蜜最佳时节,是养蜂人一年之望呀,应做好充份准备,防护手套,面罩等工具。采密时要熏、查、轻、快几个关键步骤;熏就是把艾叶点燃后将蜂群驱敢到一边,查;仔细观看,有多少蜜,在什么位置,采多少为宜,轻;动作要轻,用割蜜刀把蜜巢拿下来后,上面有不少蜂儿,用毛刷轻轻刷掉,快;动作迅速,封盖的蜜一旦划破,蜜糖像珠子一样往下滴落。一箱蜜通常采百分七十,余下的供蜜蜂食用,利于安全越冬。
          采下的蜜要及时过滤,用农家瓦盆最好,找一把筛子洗净晒干,上面铺二层沙布,把蜜巢倒进去,用铲子捣碎,蜜糖就慢墁渗下去了。年景好,蜂群旺,产量就高,一箱蜂能采三十多斤蜜呢。
          朋友,蜂密有这样一种吃法,你吃过吗?饭桌上放一青花碗,里面盛半碗新蜜,刚刚出笼热气腾腾的曼头,拿着蘸一点,吃一口,甜蜜、松软、清香,  入口即化,那味呀,是甜在心里哟!

                                                                                    七

           蜜蜂;多么可爱的小生灵哪!对人类无所求,可奉献的却是极好甜甜的蜜,那不是上帝派来的天使么!


                                                                                                           二零一四年八月       于沮水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4-8-13 11:16: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 电信
呵呵,原来蜜蜂是这样收回家去的呀。

点评 时间 理由

发表于 2014-8-13 11:55 收蜜蜂儿可是个胆大、心细的技术活儿。  详情 回复
3#
发表于 2014-8-13 11:19:3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 电信
三月,阳光正好,油菜花依次递开,星星点点几朵,忽一日,连成一片花海,金灿灿,很是养眼。那年头农村养蜂甚少,偶尔有几只蜜峰飞过,一头扎进花海,早已不见踪影。

好美的画面,我好像闻到了油菜花的飘香,看见了小蜜蜂忙碌的身影。

点评 时间 理由

发表于 2014-8-13 12:01 三月的乡村那个美哟,真的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可惜笔拙不能祥描呀!  详情 回复
4#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1:55: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联通
深山百合 发表于 2014-8-13 11:16
呵呵,原来蜜蜂是这样收回家去的呀。

收蜜蜂儿可是个胆大、心细的技术活儿。
5#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2:01:5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联通
深山百合 发表于 2014-8-13 11:19
三月,阳光正好,油菜花依次递开,星星点点几朵,忽一日,连成一片花海,金灿灿,很是养眼。那年头农村养蜂 ...

三月的乡村那个美哟,真的是百花齐放,万紫千红。可惜笔拙不能祥描呀!
6#
发表于 2014-8-13 12:19: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 电信
好文,细品,耐品!

点评 时间 理由

发表于 2014-8-13 14:05 谢雪版点评,顺祝秋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3 14:05 谢雪版点评,顺祝秋安!  详情 回复
7#
发表于 2014-8-13 13:28: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黄石市 联通
赏美文,品蜂蜜,感觉真好!

点评 时间 理由

发表于 2014-8-13 14:12 美文不敢当,蜂蜜却是甜。敬茶。  详情 回复
8#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4:05: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联通
雪地吻痕 发表于 2014-8-13 12:19
好文,细品,耐品!

谢雪版点评,顺祝秋安!
9#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4:05: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联通
雪地吻痕 发表于 2014-8-13 12:19
好文,细品,耐品!

谢雪版点评,顺祝秋安!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4:12: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 联通
郑直人 发表于 2014-8-13 13:28
赏美文,品蜂蜜,感觉真好!

美文不敢当,蜂蜜却是甜。敬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设为首页

广告热线:13339794535举报电话:0717-3819486法律顾问:沮城律师事务所 刘亚杰 律师

备案信息:ICP14000855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鄂公网安备 42052502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