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我的文革(三)抢饭修渡槽
[打印本页]
作者:
闲言多语
时间:
2013-12-13 21:00
标题:
我的文革(三)抢饭修渡槽
本帖最后由 闲言多语 于 2013-12-13 21:04 编辑
1972年寒假,为了挣工分,13岁的我参加了孝感地区最大的水利工程陆山渡槽建设。陆山渡槽西起现孝昌县白沙镇塔耳山,东至陡山火车站,全长1600米,35跨,60桥墩,桥墩地面以上平均高度60米,横跨京广线和澴河,当时投资200万(不含人工),1972年12月份开工,工期10个月,动用民工5万余人,在当时缺乏技术和设备的情况下,是当时孝感地区天字号工程。
我们大队负责36号桥墩基础的开挖。因为百分之九十桥墩都处在澴河冲击河床,全部为流沙层。按照施工要求,36号桥墩必须下挖40米以上才能浇灌水泥。开挖这么深,地表开挖面积必须要两亩以上,而且越往深处,难度越大,100多号人,全部锹挖肩挑,一个礼拜也难进深1米,因为流沙和水会不断地让你白干几天。我到工地时36号已挖20余米深。我们住在离工地两里外的徐家大湾,每天早上六点必须起床,摸索着走到工地,进入基坑施工。其时基坑的水温在零度左右,但你必须赤脚上阵,因为解放鞋根本不能穿着,水、流沙瞬间即可灌满你的鞋邦。我们几个学生,先是在坑底挖沙,然后分别换大人往坑外挑泥沙,垂高20米,坡度30度,往返无穷。
八点左右,小队里的炊事员终于送来了早餐,一桶米饭,一桶包菜或萝卜,餐餐如此,天天如此!饭是要抢的,第一碗只能添小半碗,否则你就没有第二碗了。添第二碗时,所有人必定是把饭堆成大山,即使抢不着菜也要如此,否则你的肚子管不到中午。一日三餐如此,直至晚八点多上地铺睡觉。最难的是妇女方便,工地四周一马平川,女工方便时,必须七八个同时围起人墙,轮换着拉屎拉尿。没有人叫苦,没有人喊累,没有人感觉冰冷,手脚冻伤开裂都不在乎!
腊月二十九,全线放假。我们几个学生结束了半个月的披星戴月的抢饭修渡槽生活,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啦!
作者:
雪地吻痕
时间:
2013-12-13 22:32
本帖最后由 雪地吻痕 于 2013-12-14 02:24 编辑
渡槽记忆
渡槽
一条生命的血管
从盘古开天 霹雳而来
渡槽 哺育了
多少万物生灵 生生不息
渡槽 灌溉了
多少万顷良田 源源不断
阡陌纵横
那笔直的流向
是曾经的开山之凿
那蜿蜒的拐角
是记忆中的刻刀
渡槽
流经的岁月 永远
流进了父辈的心间
离尘心阙@2013/12/13YA
作者:
论坛小旋风
时间:
2013-12-14 10:44
两片好文。
作者:
深山百合
时间:
2013-12-14 16:46
难忘的回忆。
欢迎光临 (http://www.yawbbs.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