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论坛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查看: 20270|回复: 23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远安村寨,寻访长寿老人(三)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4-19 23:05:0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本帖最后由 沮水愚人 于 2014-4-19 23:40 编辑

走进远安村寨,寻访长寿老人(三)

    今天是第三次集中寻访长寿老人。这次寻访活动与前两次寻访活动由些许不同的地方,一是本次寻访活动是在论坛建坛第十年的第一天开展的寻访活动,可能有很多网友已经知道,昨天是论坛9岁的生日。二是今天有一位论坛第一次寻访的第三站老人温楚宝先生今日年满100整岁,鸣凤镇民政办、南门村、战胜户外及其亲友等专程去为这位新增的百岁老人祝寿,论坛也随队去拜寿并进行了采访。三是今日专门探访的另外两位老人各有特色,一位是年满97岁,自称吃98岁饭的吴继明老人,给了我们意外之喜,他居然是一位受人尊重的民间艺人,他那超强的记忆力、乐观的生活态度、优雅的名歌嗓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另外一位是紧随李先念参加过抗日战争和五师突围等著名战役的老战士何延凤,他那一生传奇的的经历、至今对革命不悔的追求、送孙子入伍保卫祖国的军人情怀,令我等感动和佩服。
   参加今日寻访活动的有山人、鸣凤山里人、有容乃大、低头的温柔、雨荷、九子溪水、大笑江湖和我等网友,远安影像、战神户外间断性参加了寻访活动。寻访活动的目的、意义等,在前两次活动的主题报道帖里已经说得很是透彻了,本人才疏学浅,就不继续啰嗦,请网友看本坛寻访网友的图文报道吧。
                    (本活动由航天花园独家赞助。)



年近百岁的民间老艺人吴继明


战神户外让抗日老人穿上了久违的军服




五师突围老英雄何延凤




评分

20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4-4-19 23:08:3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 联通
本帖最后由 低头的温柔 于 2014-4-20 09:51 编辑

                                            老民歌手和老革命的故事

   今天虽然是个阴雨绵绵的天,但未能阻挡我们论坛探访百岁老人的步伐。
   因为他们人生的轨迹曾经演绎着许多鲜为人知令人深思的故事,他们见证了跨越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痕迹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挖掘,深入了解他们就是深入了解历史,解读他们就是解读一段逝去很久的历史。今天我们访问的两位老人,一位是民间老艺人,一位是革命老干部。不同身世不同处境的两位老人。


                      (一)
   吴继明老人今年98岁高龄了,当我们在县养老护理中心见面时,只见他脸色红润,精神矍铄,清瘦的身板很直。老人家是荷花镇真金人,来到这里才三个多月,有儿有女来到这里,毕竟老人的儿子也都是70、80岁的老人了,自己也都需要别人照顾了,把老人送到这里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照顾,总比80岁的老人照顾98岁的老人要强。看得出老人在这样生活得很好,工作人员对他的照顾也很细微。
   交谈中,老人向我们谈起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在本地,一个在外地。问起他的喜好,老人说一生爱好唱歌,民歌尤其拿手。我们立马要求老人给我们来一首,没想老人很开通一口允许,还幽默的说,你们可不能鼓掌,不然我就不好意思唱了。我们忙说,先不鼓掌等您唱完再欢迎鼓掌。老人先喝口茶清清嗓子,然后开始唱起来,没想到接近百岁了,嗓音竟然如此高亢和圆润。我们聆听老人清唱了将近一个小时,歌曲有歌颂古代英雄岳飞关羽的,近代有弘扬正气禁毒的,也有老情歌类型的。哪种类型的歌老人都吟唱得很投入,并且无论多长的曲调,一段两段三段,每段歌词老人都记得很清楚,从不混淆,可谓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老人的歌唱得好,而且思维也非常敏捷,他讲述自己年轻就爱唱歌,知道他的爱好,邻里乡亲专门给他收集歌词支持他,有的老远专门送歌本上门的,老人年轻爱唱,老了也没停止过唱歌,心情好也唱,心情郁闷也唱,无论发生什么变故也没能让老人放弃唱歌,老人这种民间艺人,级别相当于现在流行的网络歌手吧。老人演唱的歌曲只可惜歌词太长,无法一一记下来。如果能清晰的记录并整理下来,一定是老民歌领域的一朵奇葩。
   看着老人如此好的精神状态,我仔细询问了老人的起居生活情况。工作人员介绍,吴老伯的饮食起居非常有规律,饮食尤其爱喝汤,什么汤都行,喜爱水果,不喜好副食之类的点心,老人的这些饮食习惯很符合健康的饮食标准。
   由于还有新的采访任务,我们给老人送上一份礼物,在老人歌声的回味中和老人告别,老人拿着拐棍执意要送我们下楼到院子里,他走路步伐很硬朗,拐棍几乎可以不用,走路的节奏一点也不比我们慢。我们和老人在院子里合了影,然后对他说:您一定要健健康康的活下去,活到一百岁了我们来给您庆生啊。老人听了这句话,竟然高兴的像孩子一样蹦起来说:我一定!
   看着老人的快乐样,我们都笑了!


                            (二)
   离开吴老伯,我们车身去了南门村,今天是上次我们采访过的远征军温楚宝老人整整一百岁生日,温老伯的侄子为了给他庆生,特意把他从福利院接到自己家里给他祝寿,我们驱车赶到老人侄子家跟踪一下老人的近况。
   温老伯侄子家里今天来了很多客人,还在路上就听见鞭炮声一阵接一阵的挺热闹,客厅摆放着中午要宴请客人的大圆桌。我们在里屋见到了温老伯,老人今天穿戴得很整齐,带着礼帽,显得十分精神,比上次看起来还精神,看来和亲人们在一起,温老伯特高兴,声音比以往要大,话也更多。论坛网友战胜户外特意给老人买了一套军装,老人穿上军装还顽皮地敬了个礼,把我们都逗笑了。
  看见老人过的如此开心,我们都很欣慰了,走的时候,已是快开宴席的时间了,老人被搀扶坐上了寿星的主座和我们挥手告别,我们开车离开,都在默默的说:温老伯,生日快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当我们论坛的车行至新街中段,远远看见一身体稍胖的老人坐在电动轮椅上,缓缓行走在街的右边,不远处一位中年男子紧跟在其后,从外貌看就知道这是一对父子,并且是一对感情很深的父子,从男子对老人的眼神和一举一动看得出来。
   这一对父子就是我们今天要采访的第二位老人-----老军人老革命何延凤老伯,而走在身旁的男子就是他的幺儿子何世平,提起这个名字也许没有他的网名响亮,三峡大霸,对,他就是远安论坛骑迹单车版块的版主。
   何老伯生于1923年8月,马上就满91岁了,祖籍河南。1944年参加革命,投身于新四军李先念的部队担任连长,1946年入党,1947年跟随刘邓大军南下,曾参加过有名的五师突围战役,多次获得勋章。1954年从部队转业辗转来到当阳工作,后到远安一直在林业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现随儿子一起生活,安享晚年。
   老人的一生就这么几行字可以概括,但这几行字的份量却不是那么简单。几十个字反映出老人充满传奇经历的一生。说到战争年代,老人没有过多谈起自己的出色表现,只是很平静的陈述了当时战争的激烈和艰难的程度,尤其是讲到中原突围那场战役,老人的语气气变得激昂起来,几万人的部队只剩下了一万人。中原突围虽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五师部队的损失也是非常惨重的。老人陷入沉思,陷入了对自己昔日战友牺牲的痛惜之中,说到当时的惨烈状,老人眼里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悲哀。当讲到去年把家里唯一的男孙子送到部队参军,我们问他想念孙子吗?老人说,怎么不想啊。我们又问唯一的孙子怎么舍得送去当兵时,老人的话语简单而朴实,每个人都不参军,国家的安全有保障吗?当我们谈起当兵的艰苦时,老人说,再艰苦也得去,这是国家的需要。当年的军人虽然老了,但爱国的精神一点也没衰退。看着由于过去战场上被冰冻被水浸而落下了疾病的老寒腿,再望着老人坚毅的表情,我们除了无言的沉思就再也说不出什么了。明明是下雨天,不知什么时候天已晴朗起来,甚至有一丝隐隐的阳光照射在老人的身上,在阳光中的老人显得格外庄重。
   接受完我们的采访,三峡大霸继续陪伴老父亲去公园散步了,望着远处两父子的背影,我心里涌起一股难言的思绪,曾经是父亲陪伴在儿子童车边,现在是儿子陪伴在老父亲轮椅边。岁月流逝,角色完全交换了位置。而今这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已不是当年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勇士,只是一位很依恋儿子需要儿子牵引的老父亲了!


   以上两位老人处境不同际遇也是截然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长寿。这就折射出一个道理,长寿之人要么为一种信念而坚强的活着,要么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态度而豁达的活着,不管出于哪种原由高寿健康的活着,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生活态度。老革命也好,老艺人也罢,他们的活着就是社会的财富和瑰宝,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时代楷模!

点评 时间 理由

发表于 2014-4-20 09:54 楼主是挑夜灯,赞英雄!  详情 回复

评分

11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14-4-19 23:08:4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 联通
本帖最后由 低头的温柔 于 2014-4-20 01:31 编辑

    吴继明老人

  

  

  
4#
发表于 2014-4-19 23:09: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 联通
本帖最后由 九子溪水 于 2016-7-14 18:09 编辑

    何延凤老人  
            淅沥的小雨中,我们在世纪广场见到了另一位91岁高龄的何延凤老军人。
        世纪广场上,光滑的大理石地面布满一滩滩大小不一的水渍,天空,还在零星飘洒着雨滴。远远地,只见一位坐着轮椅的白发老人从公园大门进来,向我们走来,老人身后,跟着一位带眼镜的中年男子。温柔说,是三峡大霸和他的父亲。一行人迎了上去,此时,雨点,好像越来越密集了,我正准备掏伞,给老人遮雨,意外地,雨,却奇迹般地停了。
        站在老人身边,我仔细端详起老人来——银色短发虽已稀疏,然而,根根笔挺,标准的板寸,与老人军人的身份极相吻合。轮廓分明的脸庞,布满了深深浅浅的老年斑,额上是几道深深的皱纹,那该是半个世纪前的峥嵘岁月留下的痕迹吧?尽管坐在轮椅上,但依然看得出来老人身村魁梧,是典型的中原汉子的体型。只是,因为战争时期留下的腿疾,老人现在只能与轮椅相伴了。面对摄相机,老人神色平静地讲述起那段戎马倥偬的人生历程——
        老人1923年出生,1944年参加革命,在李先念领导下的新四军第五师作战,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转战过河南、河北、山西、陕西、湖北等多个省份。讲到战争的残酷,老人的语调稍稍提高,他回忆道,刚刚在吃饭,敌人来了,扔下饭碗就急行军,跑六七十里、七八十里路,是常事;深夜,刚刚躺下,发现敌情又立即起身;有时,夜里跑着跑着战士们都睡着了;冬天,天上下雪,河水结冰,必须趟水过河,衣服湿了,背上的被子湿了,就让衣被在身上让风吹干,让太阳晒干……说到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场战役,老人脱口而出:“五师突围!”他说:1947年,跟随刘邓大军南下,为牵制蒋介石三十万主力部队,中原部队在党中央的周密部署下,进行了著名的五师突围战役。那时,前有伏兵虎视眈眈,后有追兵猖獗异常,天上,有飞机不停轰炸,至战争结束,六万多人最后只剩下一万多人……言及此,老人紧抿嘴唇,半晌不语。
      谈到解放后的经历,老人的语气才慢慢恢复了当初的平静。1954年,老人从部队转业,在当阳工作几年之后,到远安晓坪林场任书记、厂长,在林业部门工作直到退休。老人有五个子女,今天陪伴他散步的是老幺何世平。问及老人现在的生活,老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神色,他说,五个子女都很孝顺,他很知足。听三峡大霸说,老人的孙子辈中唯一的一个孙子,在老人的积极支持下,光荣参军了。同行的温柔姐姐问老人:“您为什么让孙子去当兵?”老人的回答干脆而响亮:“如果都不去当兵,国家安宁谁来保障?”一句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采访结束了,三峡大霸伴着轮椅上的老父亲缓缓离开了世纪广场,向西门洞子方向走去。大霸说,陪父亲到河边公园逛一逛,然后回家。天空,不知何时已放晴,阴云散尽,一大片金灿灿的霞光从空中倾泻而下,给这对渐行渐远的父子身上镀上了一层迷人的光晕,蓦地,李商隐的两句诗浮上心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是呵,多么美好的画面,多么温馨的场景!
         
     
    点评

  

   
5#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23:17:3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听说吴继明老人从真金搬到了福利院养护中心,我们早早来到这里,环境真不错。
6#
发表于 2014-4-19 23:20:1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soso_e179:}愿老军人身体安康~
7#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23:22: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老人就住在这里,有专人看护,寻访人员鱼贯而入。
8#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23:26: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怎么也看不出是进入98岁行列的人啊。
9#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23:30: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记录者:雨荷、有容乃大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4-19 23:32: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更多寻访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设为首页

广告热线:13339794535举报电话:0717-3819486法律顾问:沮城律师事务所 刘亚杰 律师

备案信息:ICP14000855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鄂公网安备 42052502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