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低头的温柔 于 2014-4-20 09:51 编辑
老民歌手和老革命的故事
今天虽然是个阴雨绵绵的天,但未能阻挡我们论坛探访百岁老人的步伐。 因为他们人生的轨迹曾经演绎着许多鲜为人知令人深思的故事,他们见证了跨越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痕迹值得我们去发现去挖掘,深入了解他们就是深入了解历史,解读他们就是解读一段逝去很久的历史。今天我们访问的两位老人,一位是民间老艺人,一位是革命老干部。不同身世不同处境的两位老人。
(一) 吴继明老人今年98岁高龄了,当我们在县养老护理中心见面时,只见他脸色红润,精神矍铄,清瘦的身板很直。老人家是荷花镇真金人,来到这里才三个多月,有儿有女来到这里,毕竟老人的儿子也都是70、80岁的老人了,自己也都需要别人照顾了,把老人送到这里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照顾,总比80岁的老人照顾98岁的老人要强。看得出老人在这样生活得很好,工作人员对他的照顾也很细微。 交谈中,老人向我们谈起他的两个儿子,一个在本地,一个在外地。问起他的喜好,老人说一生爱好唱歌,民歌尤其拿手。我们立马要求老人给我们来一首,没想老人很开通一口允许,还幽默的说,你们可不能鼓掌,不然我就不好意思唱了。我们忙说,先不鼓掌等您唱完再欢迎鼓掌。老人先喝口茶清清嗓子,然后开始唱起来,没想到接近百岁了,嗓音竟然如此高亢和圆润。我们聆听老人清唱了将近一个小时,歌曲有歌颂古代英雄岳飞关羽的,近代有弘扬正气禁毒的,也有老情歌类型的。哪种类型的歌老人都吟唱得很投入,并且无论多长的曲调,一段两段三段,每段歌词老人都记得很清楚,从不混淆,可谓是抑扬顿挫,声情并茂。老人的歌唱得好,而且思维也非常敏捷,他讲述自己年轻就爱唱歌,知道他的爱好,邻里乡亲专门给他收集歌词支持他,有的老远专门送歌本上门的,老人年轻爱唱,老了也没停止过唱歌,心情好也唱,心情郁闷也唱,无论发生什么变故也没能让老人放弃唱歌,老人这种民间艺人,级别相当于现在流行的网络歌手吧。老人演唱的歌曲只可惜歌词太长,无法一一记下来。如果能清晰的记录并整理下来,一定是老民歌领域的一朵奇葩。 看着老人如此好的精神状态,我仔细询问了老人的起居生活情况。工作人员介绍,吴老伯的饮食起居非常有规律,饮食尤其爱喝汤,什么汤都行,喜爱水果,不喜好副食之类的点心,老人的这些饮食习惯很符合健康的饮食标准。 由于还有新的采访任务,我们给老人送上一份礼物,在老人歌声的回味中和老人告别,老人拿着拐棍执意要送我们下楼到院子里,他走路步伐很硬朗,拐棍几乎可以不用,走路的节奏一点也不比我们慢。我们和老人在院子里合了影,然后对他说:您一定要健健康康的活下去,活到一百岁了我们来给您庆生啊。老人听了这句话,竟然高兴的像孩子一样蹦起来说:我一定! 看着老人的快乐样,我们都笑了!
(二) 离开吴老伯,我们车身去了南门村,今天是上次我们采访过的远征军温楚宝老人整整一百岁生日,温老伯的侄子为了给他庆生,特意把他从福利院接到自己家里给他祝寿,我们驱车赶到老人侄子家跟踪一下老人的近况。 温老伯侄子家里今天来了很多客人,还在路上就听见鞭炮声一阵接一阵的挺热闹,客厅摆放着中午要宴请客人的大圆桌。我们在里屋见到了温老伯,老人今天穿戴得很整齐,带着礼帽,显得十分精神,比上次看起来还精神,看来和亲人们在一起,温老伯特高兴,声音比以往要大,话也更多。论坛网友战胜户外特意给老人买了一套军装,老人穿上军装还顽皮地敬了个礼,把我们都逗笑了。 看见老人过的如此开心,我们都很欣慰了,走的时候,已是快开宴席的时间了,老人被搀扶坐上了寿星的主座和我们挥手告别,我们开车离开,都在默默的说:温老伯,生日快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当我们论坛的车行至新街中段,远远看见一身体稍胖的老人坐在电动轮椅上,缓缓行走在街的右边,不远处一位中年男子紧跟在其后,从外貌看就知道这是一对父子,并且是一对感情很深的父子,从男子对老人的眼神和一举一动看得出来。 这一对父子就是我们今天要采访的第二位老人-----老军人老革命何延凤老伯,而走在身旁的男子就是他的幺儿子何世平,提起这个名字也许没有他的网名响亮,三峡大霸,对,他就是远安论坛骑迹单车版块的版主。 何老伯生于1923年8月,马上就满91岁了,祖籍河南。1944年参加革命,投身于新四军李先念的部队担任连长,1946年入党,1947年跟随刘邓大军南下,曾参加过有名的五师突围战役,多次获得勋章。1954年从部队转业辗转来到当阳工作,后到远安一直在林业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现随儿子一起生活,安享晚年。 老人的一生就这么几行字可以概括,但这几行字的份量却不是那么简单。几十个字反映出老人充满传奇经历的一生。说到战争年代,老人没有过多谈起自己的出色表现,只是很平静的陈述了当时战争的激烈和艰难的程度,尤其是讲到中原突围那场战役,老人的语气气变得激昂起来,几万人的部队只剩下了一万人。中原突围虽然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但五师部队的损失也是非常惨重的。老人陷入沉思,陷入了对自己昔日战友牺牲的痛惜之中,说到当时的惨烈状,老人眼里涌起的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悲哀。当讲到去年把家里唯一的男孙子送到部队参军,我们问他想念孙子吗?老人说,怎么不想啊。我们又问唯一的孙子怎么舍得送去当兵时,老人的话语简单而朴实,每个人都不参军,国家的安全有保障吗?当我们谈起当兵的艰苦时,老人说,再艰苦也得去,这是国家的需要。当年的军人虽然老了,但爱国的精神一点也没衰退。看着由于过去战场上被冰冻被水浸而落下了疾病的老寒腿,再望着老人坚毅的表情,我们除了无言的沉思就再也说不出什么了。明明是下雨天,不知什么时候天已晴朗起来,甚至有一丝隐隐的阳光照射在老人的身上,在阳光中的老人显得格外庄重。 接受完我们的采访,三峡大霸继续陪伴老父亲去公园散步了,望着远处两父子的背影,我心里涌起一股难言的思绪,曾经是父亲陪伴在儿子童车边,现在是儿子陪伴在老父亲轮椅边。岁月流逝,角色完全交换了位置。而今这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已不是当年战场上奋勇杀敌的勇士,只是一位很依恋儿子需要儿子牵引的老父亲了!
以上两位老人处境不同际遇也是截然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长寿。这就折射出一个道理,长寿之人要么为一种信念而坚强的活着,要么为一种美好的生活态度而豁达的活着,不管出于哪种原由高寿健康的活着,都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生活态度。老革命也好,老艺人也罢,他们的活着就是社会的财富和瑰宝,都是值得我们尊重的时代楷模! |
点评 时间 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