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论坛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查看: 17887|回复: 29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远安村寨,寻访长寿老人(五)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6-23 00:25: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省 电信
本帖最后由 低头的温柔 于 2014-6-23 17:52 编辑

                        

                   走进远安村寨,寻访长寿老人(五)


          今天是6月22日,一个并不特别的日子。远安论坛一行热心网友按照既定计划,继续我们的“走进远安村寨,寻访长寿老人”第五次大型公益活动。细心的网友会发现,今天寻访队伍里多了两位“重量级”网友——依山、荆山野叟,他们都已年过花甲,都是诗词爱好者,都有一颗敬老爱老的心,都是热爱生活,蓬勃向上的正能量传播者。我们的寻访队伍依然是山人司机兼摄像,其次沮总、温柔、梦妮、熊大和本人一共两台车八人组成。早上八点从县城出发,向远安第二大镇——洋坪镇开进。
        一路清风,一路绿色,一路美景。汽车穿行在车水马龙的荷当公路和棚洋公路中。道路两边的各色鲜花、参天大树,还有各式农舍不时从眼前闪过,让人不断惊喜,不住点头。“美丽远安,村村诗画”确实如此,名副其实!只可惜自己不是诗人,否则赋诗数首直抒胸怀。
       今天寻访三位长寿老人,她们是棚镇街上的95岁邹大秀老人,凤凰村的95岁张进秀老人,洋坪村的98岁李长珍老人。三位不同的长寿老人,演绎三个不同的寻常故事……

   

   

  




                           

点评 时间 理由

发表于 2014-6-25 23:23 曹老师心思细腻,为人厚道,整出来的东西就是质量高,我都来看好几遍了! 

评分

2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4-6-23 01:34: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英国
[size=12.121212005615234px]“走进远安村寨,寻访长寿老人”,好活动,赞不绝口!!
3#
 楼主| 发表于 2014-6-23 08:19: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九子溪水 于 2014-12-21 21:36 编辑

                 1、  邹大秀——当干部就要处处带头,以身作则


          这是一位95岁老人的谆谆教导,切身体会。真的想象不出,慈祥的邹大秀老奶奶会说出这句话,而且还用上一句“以身作则”。原来,老奶奶是有故事的人,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人和经历者。
        当我们停车在棚镇街上寻找这位老人的时候,街对面的邻居告诉我们,你们的车就在她家门前。于是我们这一行“不速之客”出现在了老奶奶面前。只见受过摔伤但耳聪目明的老奶奶一个劲儿的催家人赶快泡茶装烟,生怕怠慢了客人。一看就知道老奶奶是一个热情好客,做事干练的人。
       落座后,我坐在了老奶奶身旁,右边是她的上门女婿杨新良。我们的采访就开始了。老奶奶是宜昌龙泉人,老家就在稻花香酒厂那里。1940年日军进犯宜昌,21岁的她举家逃到了远安,日后日军轰炸远安县城,就又逃到了徐家棚,安置在了徐家棚祠堂里居住。后经人介绍在徐家棚当地结了婚,那一年她23岁。老奶奶育有三女,上门女婿是大女儿的丈夫,当做儿子对待。二女儿小时候患过脑膜炎,当时的县委书记袁克珍还帮忙在红星医院联系医生救治,可惜没有看好,落得脑膜炎后遗症,结过婚,育有一孩儿,与丈夫离婚后返回娘家和老奶奶住在一起。三女儿在三江集团,退休后现居住武汉,时常回来看望母亲。
       我对老奶奶说:您儿这么会讲,一套一套的,看样子您儿像读过很多书啊!老奶奶说,没有上过正式学校,倒是解放后,上过几年徐家棚村里举办的农民夜校。当时村里举办农民文化夜校,组织农民识字读书,我白天干农活,晚上带着孩子上夜校,完全凭着记性记住了老师所教知识,得感谢党和政府让我认到了字。村里看我有点儿文化,又还肯吃苦,会做事,就选我担任妇女队长和贫协组长,组织妇女参加农业生产,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这一干就是十多年。那时当干部就是要处处带头以身作则,有一份力就使出一份劲儿,上工(班)我先走,干活我先干,大家看到我走在前头,二话不说,就跟着一起干。那个时候虽说很苦很累,全靠肩膀和双手,但一想到为国家为集体就不算什么了。我38岁丈夫去世守寡,一个人带着三个孩子,全靠一双手劳动多挣工分,干部也很照顾我,分配我更多的任务,好让我多挣工分。那些年,一个劳动日(工作日)只能得到2角8分钱。就这样,我把三个孩子拉扯大了。我把大姑娘放在家里结婚招女婿,家里有了男劳力,有了顶梁柱。女婿对我很好,比儿子还好,多亏了他啊。2008年我达(摔)倒了,腰和手腕都断了,女婿也骑摩托摔跤了,一家两个受伤,都是儿们背进背出端茶喂饭细心照顾的啊!从那以后,我行走不方便了,伤好后只能借助椅子走路了,才没有帮忙做家务了。
       我又问老奶奶,民政局发的老年津贴收到了没有。老奶奶说,收到了,如今国家政策好,我要多活几年,感谢党和政府关心照顾我们。
       结束采访时,老奶奶不住向我们招手,不住感谢党和政府。是啊,我们也在上班,也在不同的岗位担当了一些不同的职责,想一想老奶奶的“当干部就是要处处带头以身作则”坚定话语,总觉得有愧点什么,想一想老奶那时的艰难困苦和坚定信念,我们现在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呢!

MG_7030.JPG (241.73 KB, 下载次数: 0)

04950077l7di17dm1ezde.jpg.thumb.jpg (152.88 KB, 下载次数: 111)

04950077l7di17dm1ezde.jpg.thumb.jpg

点评 时间 理由

发表于 2014-6-23 16:15 看九子溪水版主的贴子,很享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3 15:43 实际上,每次寻访长寿老人活动开展之前,九子溪水都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在民政局弄长寿老人名册,和长寿老人所在的村组联系,提前查看线路....九子溪水是寻访长寿老人活动最热心的策划者和组织者,这话一点儿都不夸张. 
发表于 2014-6-23 15:10 好快,文章就出来了。九子溪水不但是这次活动的策划者,还是参与者,每次活动,他都走在前面,每次采访老人他总是和老人手拉手交谈,细问老人生活状况,就如同老人的儿子一般问寒问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23 12:07 这位老人年轻时一定是个大美人。  详情 回复

评分

5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14-6-23 08:26: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清晨,论坛车队走进洋坪镇
   

   

  
5#
发表于 2014-6-23 08:48: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邹大秀老人位于棚镇街上的房子
  

  
6#
发表于 2014-6-23 08:54: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今天九十五岁高龄的老人邹大秀一生充满传奇和艰辛,三十八岁就死了老伴儿,全凭她一个人把三个孩子拉扯大
   

   

   

点评 时间 理由

发表于 2014-6-23 16:17 好温馨的画面,好亲切、好感动。。。。。。  详情 回复
7#
发表于 2014-6-23 08:58: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 电信
论坛的爱一直在延续,论坛的人一直在行动!
有爱,有关怀!有情,有担待!

点评 时间 理由

发表于 2014-6-24 08:43 是的,传播正能量,论坛一直没有停止过。  详情 回复
8#
发表于 2014-6-23 09:03: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老人讲故事,记录的认真,聆听的也很专注
   

   

  
9#
发表于 2014-6-23 09:05: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提起过去的往事,老人陷入沉思
   

  
  
10#
发表于 2014-6-23 09:07:4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本帖最后由 低头的温柔 于 2014-6-23 14:24 编辑

  过去的艰辛并没有压垮老人,事到如今,老人的笑容仍然这样灿烂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设为首页

广告热线:13339794535举报电话:0717-3819486法律顾问:沮城律师事务所 刘亚杰 律师

备案信息:ICP14000855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鄂公网安备 42052502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