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论坛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查看: 9685|回复: 20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远安村寨,寻访长寿老人(六)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7-27 10:0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时间:7月26日
        地点:洋坪镇金竹园村1组      洋坪镇福利院
        被寻访人物:97岁的吴兴梅老人     93岁的老军人徐光勋老人
        参访人员:山人   九子溪水   低头的温柔   深山百合
        7月26日清晨,我们远安论坛一行四人来到了洋坪镇的金竹园一组,寻访97岁的吴兴梅老人,一路陪同我们前往的,还有事先和我们约好的、吴兴梅老人的孙子---小艾,一位即将升级为爸爸的年轻小伙儿,家在县城里。到达金竹园一组后,因为老人的家还有两公里山路无法通车,所以这段路我们只能弃车步行,一路上虽说有些累,却也山风习习蝉声悠悠,一路风景无数。
        采访完吴兴梅老人,我们按照原计划奔赴下一站---洋坪福利院,到达福利院却得知我们要采访的徐光勋老人因病住院,我们又马不停蹄的赶回县城,终于在医院见到了这位93岁的老军人。
        两位同时代的老人,两种不同的人生,也是两部曼妙的画卷,他们是怎样在演绎自己这漫长又精彩的一生?让我们走近老人......


吴兴梅老人                                                                  


徐光勋老人





评分

11

查看全部评分

2#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10:01: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本帖最后由 深山百合 于 2014-7-28 10:16 编辑

                                                                            老兵的一生

      夏日午后,沿着一条又窄又长的笔直水泥路,我们来到了洋坪福利院,它正好座落在保宜高速附近,站在院子里抬头便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远处那带着优美弧度的高架桥,像一条色彩不够艳丽的彩虹,正优雅却不失壮观地跨过两座山峰直奔远方。院子里很安静也很干净,花台上的花花草草也被太阳晒得恹恹地低下了头,像做错事的孩子们。这里,住着我们要采访的一位高龄老军人---93岁的徐光勋老人,这里也是我们采访高寿老人的第六站。

     敲开福利院值班室的门,却得到一个很意外的消息,徐光勋老人因为骑电动车出去购物,不小心摔坏了腿,现在正住在县医院治疗,惊讶之余我们只好打车回转,再去医院寻找这位90多岁还可以骑车购物的传奇老人。

      我们一行来到县医院,老人正好午睡醒来,见到几个陌生人站在他床前,他并没有丝毫的惊讶,我们放下手里的礼物说明来意,他很激动地表示感谢,说话时声音洪亮有力,吐字异常清晰,思维敏捷且非常健谈。虽说躺在床上身子无法动弹,但他说话时依然双手在空中不停地比划,动作表情都十分丰富,让人很是诧异这居然是已经93岁高龄的老人。

      徐光勋老人出生于1921年的11月,用他自己的话说,寒冬出生的人注定命苦,这话有没有科学依据我不知道。在老人的记忆里,他的人生就像一本沧桑斑驳的老书,虽说书页都破旧发黄,内容也坎坷无比但依旧清晰如昨。他1948年参军,效力于襄阳支队,因为曾读过5年私塾,那时候算是个脑子灵光的文化人,参军三天就提了干,是解放洋坪的大功臣。这也一直是老人最骄傲的地方。5年的军人生涯,把他磨砺得更加成熟干练。1953年从部队回到家乡后,又参加了游击队,由于他在部队一直带兵打仗屡战屡胜而声名远扬,所以在游击队里他也一直是核心领导人物,这样的游击生涯一晃又是好些年,等洋坪中队解散的时候,他已经是40多岁了中年人了。

     他的婚姻,成了他这一生都无法愈合的伤口,虽说已时隔一个世纪,但每每想起,老人都还是会心痛他那段生命里的无奈邂逅。

      离开洋坪中队以后,已经40多岁的他经人介绍,认识了邻村的一位丈夫因病去世、还带着个孩子的女子,两人情投意合,看着心爱的人上有老下有小过得挺艰难的,他主动提出去女方家做了上门女婿,起早贪黑勤巴苦做,终于把摇摇欲坠的房子给修补一新,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撑起了一方晴空,日子也慢慢比以前好过多了。

      想不到,安稳的日子总是与他无关,或许徐光勋老人是真的命苦,本来一家子过的好好的,就算清苦也算幸福,可是他当兵多年性子太直,军人的正气使他见不得村里一些歪风邪气,这下可就得罪了这个村里的一些人包括一些领导。从此,他的苦难便拉开了序幕,在70年代,当官的想找个理由开个批斗会真是太容易了。这还不算,他们还逼着他离婚,逼着他离开这个村,否则一家人就不得安宁。万般无奈之下,他为了这一家人的安宁和安全,只好屈辱地选择和老婆离婚。因为放不下这一家老小,他最终还是没有离开这个村,前妻将房子给了他两间,可怜的他提前社会几十年时尚了一把,成了离婚没离家的人。就这样,两个相爱的人住在同一屋檐下,却成了真正的两家人,迫于那帮人的淫威,善良的徐光勋老人一直只敢暗地资助前妻一家,帮助他们度过了那些艰难岁月,直到孩子长到十几岁他才离开那里。讲到这里,老人眼神落寞长久沉默,我们很抱歉又把他带回了那段苦难的过去。

      老人后来也没有再成家,一个人在洋坪的万家嘴村一组住了几十年,直到83岁那年,村里实在不放心这大年纪的老人独自生活,就将他送进了福利院,一直生活至今,所幸老人体质一直还算不错,这得益于他那漫长的军旅生涯。他还告诉我们,前些年他骑的是自行车,近几年由于风湿病的困扰,觉得体力不如以前就换成了电动三轮车,他这次受伤是因为下雨路滑致使三轮车侧翻,摔伤了手臂和腿,不过他住院并不完全因为摔伤,也是因为近段时间风湿发作,四肢关节都疼得厉害才进院治疗的。 探访时间有限,病人需要休息,我们离开的时候,老人奋力探起上半身,双手抱拳为我们送行。

      徐光勋老人的一生,就像一部生动的史诗,记载着他两个世纪的沧桑和变数,虽说总有沟坎和泥泞,却也枪林弹雨轰轰烈烈,看尽人间的繁华和风景,他丰富的人生历程,也是他这一生最大的收获。


评分

7

查看全部评分

3#
发表于 2014-7-27 10:11: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 联通
本帖最后由 深山百合 于 2014-7-27 10:12 编辑

酷暑也阻挡不了远安论坛寻访的脚步啊。采访组成员辛苦了。
借清风的地儿发张图片,谢谢


4#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10:17:5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本帖最后由 深山百合 于 2014-7-27 11:09 编辑

金竹园,很美的名字很秀丽的地儿,空气清新,没有山下的燥热,难怪这里出长寿老人



















5#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10:19: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onew_dsc_0373.jpg (308.91 KB, 下载次数: 23)

onew_dsc_0373.jpg
6#
发表于 2014-7-27 10:20: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联通
本帖最后由 低头的温柔 于 2014-7-28 15:58 编辑

                                                                   简 单 的 幸 福

          --- 远安论坛探访洋坪镇金竹园村一组97岁高龄的吴兴梅老人
     一条由下至上的石板路,一个温度高达35度左右的天气,一群5个人组成的小队伍,一个海拔600米高的农户,一名年龄高达97岁的老人。
    这就是7月26日整个上午的主题。时间:早上七点半由县城开始出发。目的地:洋坪镇金竹园村。人物:金竹园村97岁的老奶奶吴兴梅。队伍简介:山人、九子溪水、低头的温柔、深山百合、金竹园村委会干部艾世璋,括号说明,吴老太太的孙子,一个三十出头的小伙子。
     金竹园村是位于洋坪镇管辖内的一个小山村,这里风景秀丽,景色怡人,整个村落位于500米以上海拨高的大山上,而我们今天要去探访的吴老太太居住在金竹园村的最高处,所以我们的车停在半山腰的路上,还有将近四里的山路只能徒步了,路也不是那种铺满杂草的小径,而是一条布满大大小小石块的路,一不小心脚就会被卡在石头缝里,一不小心高低不平的石块路就会把脚崴了,所以只能小心的慢慢行走,来来去去也就近八里路的徒步,晚上一回家,我发现脚趾头被磨了个大泡。据同行的小艾介绍,我们今天要去的金竹园村一组仅仅只有四户人家还居住在这里,由于交通不便缺少水源,许多人家都搬迁了,而我们沿途看见的几户住房都是老式的土墙,且都是没有粉刷的很原生态的那种。
     也不知流了多少汗水,我们终于来倒了小艾的父母家,走进这个中国最普通结构的土坯房中,中间是客厅,其他房间分别在左右和后面相邻而建。几把简易的木椅和方桌上放着茶壶和杯子,房子的一边堆满了一地大大小小才收获的土豆,看来今年土豆丰收了。屋内虽然简陋,却收拾的很干净整齐。小艾的母亲林大妈看见我们到来,忙着泡茶抓花生瓜子,甚至还从里屋端出了一盘水果,看得出大妈是个热情好客的人,说话声音也不大,只是可惜小艾父亲前年出车祸去世了,不然是个很幸福的家庭。说起老伴,林大妈声音有些哽咽,我们忙岔开这个伤心的话题。
    正说着话,右边房间走出一位老人,拄着拐杖,个子不太高,收拾得很利落,一双眼睛很有神,她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访的主人----97岁的吴兴梅老人,百合和山人忙给老人拍照,并走进给她看自己的相片,老人看见镜头里自己的样子,裂开嘴笑了。据小艾说,奶奶眼睛很好,就是听力不行了,说话的声音无论多大她也听不见了,但远近的同村乡亲多久不来,一旦来了她都一一认识,年事虽高,一点也不糊涂。
     老人一生共生育了八个儿女,六个儿子,两个女儿。除了小艾的父亲她的三儿子不幸去世,其他都还健在。现在她居住的老屋就是三儿子和六儿子共同修建的,其他几个儿女也都在其他地方安家,三儿子去世后,她的晚年生活就一直由小艾的母亲三媳妇来照顾了。小艾今年结婚后,和媳妇住在城里,家里就剩下母亲和由于残疾一直未成家的六叔和老奶奶在这儿居住,不过小艾说,他一星期至少有三、四天在家里住,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在离母亲家不远的村委会上班,城里的小家离远了,他就晚上下班后还住在这里,第二天再去上班。虽说吴老太太儿孙几十个,都距她较远,眼前照顾她的也只有小艾、小艾母亲、小艾六叔这几个后辈在眼前了。家里人告诉我们,老人身体状况一直很好,除了血压稍稍有点高之外,其他都无大恙,起居很规律,早上起来比较早,晚上入睡也比较早,每餐能吃一碗多饭菜,青菜水果是她的所爱,虽然牙齿掉了,但老人还是喜欢把黄瓜和水果之类的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前几年,她城里的儿女还把她接到家里住上几月,但近几年年岁慢慢高了晕车,就再也没有进过县城了。小艾的爷爷四十年前就去世了,老奶奶坚强而乐观,一个人把八个子女拉扯成人,再各自成了家,在这个条件落后的山村,其中的艰辛可以想象。
     这里除了交通不便以外,再就是严重缺乏水,林大妈每天要到半小时以外的路程去跳水回来洗衣和饮用。这里除了交通和饮水不便,其他都很好,空气新鲜,老房子周围种满了各种果树和花草,还有屋檐下成排的蜂笼。小艾在城里买了房子,自己在村委会上班工资也不算高,欠下了一些外债,可当过六年兵的他并不气馁,而是在母亲家周围利用业余时间搞起了养殖业,目前养殖山羊140多头,黄牛8头,这一年下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呢,他要上班没时间,他就和他六叔合伙一起来发展,他出资出技术,六叔出力出工,双方配合的很默契。山里人穷,所以只能自己想办法脱贫。目前还是初养殖阶段,六叔没有收入,就在附近山上砍了一根杂树去卖钱,我们临走的时候,小艾就负责把这段重达100多斤的杂木用背架子背到我们停车的地方去卖掉,这段杂木可以卖70元左右,这段路我们背个小包就把脚走出了几个水泡,可小艾却要背着100多斤的重物走下去,看着背杂树的小艾,看着他被汗水浸透的背影,山里人的艰辛我深深看在眼里,酸在心里。
    就在我们和吴老太太家人闲谈的过程中,老太太一个人走到小儿子那边屋子里去坐了,老人的余年生活几乎就是这样简单了,每天早上起来后在三儿子屋里转转看看,然后再到小儿子家里看看转转。她现在老了,什么也做不了了,但她现在每天能做的就是守着儿女,守着儿女们的家,这是一个老母亲很简单的幸福生活。
    我相信这也是普天下所有老母亲最简单的幸福生活吧。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7#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10:21: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本帖最后由 深山百合 于 2014-7-27 11:25 编辑

去县医院探访徐光勋老人











8#
发表于 2014-7-27 10:35: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联通




9#
发表于 2014-7-27 10:43:3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联通
美丽的金竹园(1)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7-27 10:44: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设为首页

广告热线:13339794535举报电话:0717-3819486法律顾问:沮城律师事务所 刘亚杰 律师

备案信息:ICP14000855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鄂公网安备 42052502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