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论坛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查看: 9407|回复: 9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走进远安村寨 寻访长寿老人(特别报道)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5-15 17:12: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电信
本帖最后由 鸣凤山里人 于 2016-5-15 17:17 编辑

    远安论坛开展的“走进远安村寨,寻访长寿老人”大型公益活动,自2014年3月16日启动,到 2015年12月12日,历经21个月,走遍全县几十个村组,共走访长寿老人近30人 。在2015年12月16日的报道帖文“走进远安村寨,寻访长寿老人”(十二)中这样写到:“今天的寻访是自2014年3月16日活动启动以来的第12站,也是最后一站。”帖文同时还说:“寻访长寿老人的活动至此虽然已告一段落,但论坛及网友对老人的关爱会一直继续。愿天下人健康长寿!”
    没想到,今天这项活动又继续了!
    之所以将今天的帖文报道取名为“特别报道”,有三个考虑:其一,这次活动是论坛的寻访长寿老人已宣布告一段落后又开展的;其二,这次活动是由县文联、远安论坛、县美协、县书协共同组织的;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这次要寻访和慰问的长寿老人很特别。
    今天寻访和慰问的这位长寿老人,名叫韩培庚,生于1921年,今年已96岁,现居住于旧县镇安鹿村三组。抗日战争时期,韩培庚曾在国民党第75军服役4年(1942年-1945年),先后在这支部队的排、连和军部担任勤务兵(传令兵)。第75军是著名的石牌保卫战的主力部队。韩培庚由于一直担任勤务兵(传令兵),虽然未到战斗一线杀敌,但一直随部队辗转于湖北的宜昌、兴山,四川的綦江、万县、重庆,湖北的当阳、应城等地,亲历了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目睹了日军投降从中国土地上撤离的情景。抗战胜利四个月后,韩培庚接到家中“岳父病危”的电报,离开部队,回到家乡远安县的北沟村。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在山区务农;文革时期,也曾遭到批斗,被骂为“反革命分子”、“ 兵痞”;后来在村里当了28年的会计。
    去年,韩培庚老人观看央视9月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后,心情异常激动。他看到阅兵队伍中有那么多白发苍苍的抗战老兵中也有很多是参加过国民党军队的,他才向子孙们讲述自己的经历和身世。在儿孙们的努力下,通过民政等部门的调查,证实了老人的身份,洗清了“反革命分子”的罪名,也落实了相关政策待遇。
    当听说韩培庚老人的事情后,在县美协、作协会员、韩老的孙女、嫘祖镇中学的韩桂莲老师的精心安排下,县文联、远安论坛、县美协、县书协决定共同开展一次慰问抗战老兵韩培庚老人的活动。5月15日,县文联的几名同志和县美协、县书协、远安论坛的十多名会员、网友相约来到韩培庚老人家里,开展这次特别寻访和慰问活动。














评分

11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16-5-15 19:26: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令人敬佩,感到!
3#
发表于 2016-5-15 19:54:0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电信
弱冠从军抗日寇 人瑞盛世享太平
文\\子寒

一、抓阄去当兵


 九十五年前的1921年正月十四日,远安县旧县杜家的一个李姓家庭,出生了家中的第二个男娃,父母为他取名李少汉。因为家庭贫穷,李少汉长大后只上了三年半私塾。
 1941年11月初五,李少汉与北沟村三组女子韩培秀结为夫妻,改名换姓韩培庚,其岳父韩家聲。
 1942年夏后,韩培庚在乡公所抓阄抓中了抽丁服役的第5签,他和北沟村的韩培元、石桥坪村的赵登卫、艾宗山三个要好的伙伴一商量,不等保长上门催督,在农历8月18日翻过北沟四方山,直奔驻兴山的国民党军队第75军军部服役。
 在番号为75A特1的国民党第75军特务营第一连,21岁的韩培庚改名韩江臣,就此参加宜昌抗战,踏上抗击日寇之路。
  75军特务营有2个连,总司令周碞住两河口,军长柳际明,副军长沈澄年,参谋长林曦祥,营长罗雪梁,连长金元斌。
  当兵的第一年,韩江臣主要在兴山的界岭乱石窖参加军事训练。在训练三个月后,韩江臣先后给二排排长叶秀山、三排排长徐越任当勤务兵和传令兵,之后又给连长金元斌当勤务兵,最后做机枪上等兵,大部分时间驻扎在宜昌周边。有一次一位长官司令到部队检阅新兵训练,韩江臣所在的特务营第一连由于表现出色,受到嘉奖,第二天全连战士护送长官司令回总部兴山大峡口。
  后来,韩江臣和二连战士陈志贵又到26分监部当卫士,主管粮食被服弹药,九个月后再回到一连连队。
二、亲历宜昌抗战


  韩江臣从1942年农历八月入伍,到1945年8月12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宜昌地区作为中国抗战的重要战场,他见证和经历了这块土地血与火的洗礼。
如今,当年的抗日战士韩江臣,已经是一位96岁高龄的老人。老人碎片化的记忆中,经历过三次战斗。
  一次是驻在桃源街,师部和鬼子打得扛不住了,韩江臣跟随军部去增援,沿路看到师部伤员缺胳膊少腿,十分惨烈。
  一次是在收割芝麻的时节,日本军队占领峰宝山,将峰宝山体挖空藏弹药,构筑坚固的工事,使国军久攻不下。其时,国民党75军军长柳际明驻珠宝山,韩江臣随下属部队驻砦子包,他和战士们一边阻拦日本的进攻,负责军长的安全保卫,来往穿梭于战壕。
  根据文史资料记载,与老人的讲述相吻合的是:“一九四四年秋,日军发动了湘桂攻势,衡阳的保卫战正处于激烈阶段,国军宜昌前线部队,为策应湘桂作战,以牵制敌人不能向湘南转运兵力,国军向宜昌之敌作了一次规模不大的攻击。担任这次攻击的主攻部队是七十五军预四师,柳际明军长直接指挥战斗,攻击的目标是宜昌西面的小溪塔。战斗中发现,鬼子为了固守宜昌,在小溪塔一带山地构筑了坚固工事,碉堡群之间连接有掩盖的交通壕, 山凹里开凿了一些洞穴,阵地前设置了数道鹿岩铁丝网等障碍物,使国军攻击部队不易接近。”
 文史资料中的描述,和老人讲述的情形十分相似。
老人告诉我们,打仗的时候他就在砦子包,保护军部的安全,不打仗了就回兴山马良平进行军事训练。
  老人亲历和参与的宜昌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服役期间,宜昌发生了著名的石牌保卫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付出了重大伤亡,彻底粉碎了日军溯长江而上进攻重庆大后方的梦想!战斗中,26集团军第75军作为外围部队,在长江北岸配合战斗,牵制日军。其时,韩江臣正是在75军军部。
  1944年,由于贵州失守,韩江臣所在的军队被调往四川綦江县,行至万县,第6师已经收复贵州,部队就地驻扎10天,后坐小船到抵达重庆。在重庆,韩江臣同12个年轻兵和排长徐越任、班长张国华,担任26集团总司令部的纠察队,主要在重庆南岸巡逻,戴着纠察队的旗帜,手持步枪上刺刀,早晚各巡逻一次。晚上到戏园子坐着站岗,维持戏园子周边的秩序。
  几个月后,由于老河口失守,75军于1945年春回到湖北兴山邹家岭,又收复老河口。在老河口,韩江臣经连长金元斌推荐,在兴山县响滩参加了一个月的干训班。干训班结束,传来喜讯:日本无条件投降!
  那一晚,韩江臣目睹饱受战争之痛的百姓燃放鞭炮彻夜庆贺,长江一夜未眠!
  随后,军队从兴山邹家岭到宜昌罗甸区住了一个星期,经三游洞到长阳天柱山住宿一晚后,出南景关,经过河容到达应城县,接受日本的投降。
  韩江臣亲眼看到日本军队从国土撤离,但是,中国的土地上还留有日军埋藏的炸药,他们参与炸药的挖掘排除。到达应城后,韩江臣负责给75军副军长沈澄年当卫士,主要接送沈澄年副军长上下班。当时由于副总司令生病,副军长沈澄年又代理副总司令前往沙洋,韩江臣也随沈副军长到沙洋。四个月后,韩江臣接到家中电报:“北沟村家中岳父韩家聲病危,韩江臣速回。”
  韩江臣特向副军长沈澄年请假一个月,拿着盖有总司令周碞公章的假条,揣着副军长沈澄年私人给的500元车费回乡。
  回家后,岳父由于长期病重,双眼已瞎,家庭生活困难,韩江臣如实将家里情况写信给部队。从此未再回部队,一直在家务农。并将姓名还原为韩培庚。
  文化大革命期间,韩培庚不可避免避免受到打击,大家骂他是军长的警卫员,是反革命分子,是兵痞……为了躲避批斗,韩培庚将参军证,请假条,军章等有效证件统统焚毁。他申辩“自己是保卫军长打日本人的卫士,不是反革命分子”。后来批斗他的人也觉得他只是个小兵,不值得批斗,他也就没有受皮肉之苦。之后一直在生产队当会计,一共当了28年的会计。

三、人瑞享太平


  时光飞逝,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中国举行盛大阅兵式,向国共两党抗战老兵颁发纪念章,韩培庚老人突然想起自己青年从军参加抗战的经历,他想摘掉自己“反革命分子”的帽子,还自己一个清白。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韩培庚通过电视听到习近平主席说,“两岸同胞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同胞兄弟,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老人认真地观察,他看到两位领导人紧紧地握着手,久久没有松开,韩培庚老人最后下了这样一结论说:“两位领导人,他们谁也舍不得谁!”
  老人下定了决心,他要儿女到县里打听,将他的情况汇报给有关部门。经过远安县政协、县民政局等有关部门的调查核实,老人的抗战史实得到认可,落实了抗战老兵的待遇,彻底摘掉了“反革命分子”的帽子。
  如今,已经96岁高龄的韩培庚老人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身体除了腿疼,没有其他毛病。就在前不久,儿女开车专程带他到兴山一带,看看过去战斗过的地方,他找到了日军曾经占领的峰宝山,他看到山上栽满了橘子树,过去的战场,如今到处都是树。
  老人说,“真好啊,没有硝烟,没有战争,只有望不到头的树,真好!”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4#
发表于 2016-5-15 20:07:3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武汉市 电信
有义意的活动
5#
发表于 2016-5-15 20:45:2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远安县文联、远安论坛、美协、书协慰问抗战百岁老兵
笔 会 活 动 方 案
      活动主题:慰问旧县镇安鹿村三组抗战老兵韩培根先生
      活动内容:远安文联,远安论坛,远安美协,书协一行11人在安鹿村三组韩老家里活动半天,以文、书、画等形式为老先生留些痕迹,并通过远安论坛对本土抗战老兵事迹进行宣传报道,对老先生的“抗日史实”加以肯定。
      活动时间:20165159:00_2:00(如天气又变化,周四晚上具体通知)
      活动地点:安鹿村三组家里(具体位置:三桥西上行50米左拐100米即到达)
      特邀嘉宾:文联:魏晓红、向晓红、邱安凤;远安论坛:陈光文,王贤银、施国权、涂爱华;美协:钟远龙、虞建军;书协:许爱民。
      (另有知名的抗战遗址保护者常晓东及钟远龙爱人、许爱民爱人、)
     活动准备:邀请各位嘉宾,备好书画用具,准备好书写书桌,书写毛毡等,做好宣传标语,备好书画的具体内容。
       附:(书写的内容:1、正气,2志愿投军,英勇抗日3、铭记历史,珍爱和平。4、忠勇报国  5、金夕延年  6、继承优良传统,发扬革命精神。7、国之老兵,民奉为师。8、百战身犹健,千磨志未伤。
       绘画范围:松鹤图,老人画像等)
    活动联系人:韩桂莲(15872608209




6#
发表于 2016-5-15 20:53: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韩培庚在宜昌抗战的材料
      韩培庚(参军用名:韩江臣)男,农历1921年正月14日生于远安县旧县镇杜家村二组,原名李少汉。兄弟四人,兄弟中排行老二。大哥李少森(已故),大弟李少修(健在),小弟李少伦(健在),大姐李少秀(已故)。本人于农历1940818日到北沟村三组韩家聲(岳父家)居住,于农历194111月初五与韩培秀正式结为合法夫妻,并更名为韩培庚。现住安鹿村三组茶山脚下。(现有儿子韩德良,儿媳赵金凤;女儿韩德珍,女婿涂发禹)。
      本人于1942年农历818日在乡公所抽中第5签后自愿参加国民党第75军(番号为75i1)特务营第一连。在班里二排(二排排长叶秀山),当时与本人一同参军的还有北沟村的韩培元(已故),石桥坪村的赵登卫(已故)、艾宗山(已故)。当时由中州村(原宜昌县)的李少春(已故,其儿子李先虎,今住在旧县镇安鹿村四组)介绍我入伍。当时李少春在国民党第75军特务连第一连当兵多年,属于上等兵。我们一行四人从北沟村6组由涂兴高(当时任国民党75军特务营16团团长卫士,由于当时因病请假在家休息)的指引,翻越北沟村四方山走荷花岔路口到雾渡河,后到兴山界岭,我们一行四人住兴山界岭乱石窖。当时的特务营由2个连,一个排,总司令周岩住两河口,75军军长柳继明(浙江人,又名柳善人,其母教导军长:如兵犯错,宁可让他把牢底坐穿,也不可乱杀一人,柳军长为人和善而得此称呼);副军长沈振年(又名沈渐之,浙江人);参谋长林熙祥(浙江人),营长罗雪梁(浙江人);连长金元斌(浙江人,军长柳继明的外甥);排长柳宗禄(军长侄子,浙江人)。训练三个月后先给排长当勤务兵,当时一排排长柳宗禄,二排排长叶秀山,三排排长排长徐越任。我主要给二排和三排当归勤务兵。后给连长金元斌当勤务兵。我参军的第一年主要在兴山的界岭乱石窖参加军事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长官司令张联忠还到我们部队检阅,我们特务营第一连由于表现出色,受到嘉奖,第二天全连战士护送司令长官回总部兴山大峡口。当时军长柳继明驻马良平。
      我最开始给二排排长叶秀山当过传令兵,后给三排排长徐越任当勤务兵,后来给连长金元斌当过传令兵,后来做机枪上等兵。大部分时间在宜昌周边驻扎,有一回跟二连的战士陈志贵(恩施利川县人)到26分坚部当卫士,主管粮食被服弹药,九个月后再回到一连连队。
      1943年宜昌,日本占领风包山(当时日本人将风包山挖空藏弹药),我们军长柳军长驻朱宝山(朱宝山是被挖空主要用于居住),部队驻守在砦子包(当时山体被我们挖穿,我们一边阻拦日本的进攻,主要负责军长的安全保卫),来往主要穿梭于战壕,打仗的时候就在砦子包,不打仗了就回兴山马良平进行军事训练,194375军和日本人在宜昌打了3次仗,我虽没有直接参与到前线战场,但是我们主要是负责军长的安全保卫,来往于兴山和宜昌之间。1944年,由于贵州失守,我们军队要被调往四川綦江县,行至万县时,由于第6师已经收复贵州,我军已打胜仗。我军在万县驻扎10天,后坐小船到达重庆,到重庆后,我们12个年轻的兵和排长徐越任、班长张国华,担任26集团总司令部的纠察队,主要在重庆南岸巡逻,早晚各一次,还树立纠察队的旗帜,手持步枪上刺刀。晚上到戏园子坐着站岗,主要维持戏园子周边的秩序。这时大部队已到綦江,我们14人在后面跟上大部队到綦江。几个月后,由于老河口失守,我们75军于45年春回到湖北兴山邹家岭,又收复老河口。在此本人经连长金元斌推荐在兴山县响滩参加了一个月的干训班,干训班以后,传来喜讯:日本无条件投降。我们军队从兴山邹家岭到宜昌罗甸区住了一个星期后,经三游洞到长阳天柱山住宿一晚后,出南景关,我们大部队经过河容到达应城县,接受日本的投降,看到日本军队从本土撤离。当时日本人将弹药埋于土地里,我们还参与了挖掘。到达应城后副沈振年军长住在小西门,我给副军长沈振年当卫士,我主要接送副军长沈振年上下班。副军长住公馆,我随副军长住公馆,公馆旁有碉堡,当时我们有一个排的兵力在应城小西门。当时由于副总司令生病,副军长沈振年代理副总司令前往沙洋。四个月后,接到家中电报:北沟村家中岳父韩家聲病危,韩江臣速回。我特向副军长沈振年请假一个月。当时假条上加盖的是总司令周岩的公章。当时沈军长就给了我车费500元,并让我带一个片子交给驻当阳的7516团团长,我搭车到当阳完成上交片子任务后,在当阳住宿了一晚,于第二天走小路到远安安鹿河边,请安鹿村的汪哥(姓名:    已故,其孙女汪女士在牛路口买酒)送我回家,第三天才回到北沟村。当时岳父由于长期病重,双眼已瞎,家庭生活困难,于是我便如实将家里情况写信给部队,并从写信之日起一直未再回部队。
      回家后就一直在村里任财粮干事多年。后来,文化大革命到来,批斗会也来临,当时造反派头头马万松(北沟村三组),民兵连长王化栆(北沟村二组),龙泉公社书记邹圣富(政府退休老干部)参与批斗会,当时,被批斗的对象有北沟村三组的张昌焕、赵家秀夫妇(已故);韩培庚,徐教张(女,北沟村四组,已故)四人。大家骂我是军长的警卫员,是反革命分子,是兵痞……为了躲避批斗,迫不得已,我只好把参军证,请假条,军章等有效证件焚毁。后来,公社书记邹圣富问我:“老韩,你给军长当卫士,卫士两个字怎么写?”我说:“保卫的卫,士兵的士。我是保卫我们军长打日本人的卫士,我不是反革命分子”。邹圣富和其他几个人商量了一下,觉得我只是个小兵,不值得批斗,所以对我的批斗没有大张旗鼓的搞,我也就没有受皮肉之苦。之后一直在当会计,一共当了28年的会计。
      如今,抗战胜利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在观看央视93日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时看到有白发苍苍抗战老兵时,我突然想起要为自己曾经的经历做点什么,因为一直以来我被“反革命分子”这个帽子压得抬不起头来,我也一直把这段经历埋在心里,很少对我的儿孙们提及。如今,我已经95岁高龄,在弥留之际,我恳请政府及相关部门尽可能的调查,搜摞有效证据,证明我的清白,还我一个公道,以洗清我“反革命分子”的罪名。我没打过共产党,我们当时是真的抗日兵,我也应该算是一名本土的抗战老兵,我相信有关部门一定能找到有力的党史资料证明我们在宜昌周边的抗战活动,那么我的愿望达成也指日可待。
      口述:韩培庚(15872503719
      整理:韩德珍(13545779867)、赵金凤(15272151846
      执笔校对:韩桂莲(15872608209
      (注:爷爷韩培庚已95岁高龄,其中个别人物姓名和个别地名可能有些许出入,如果查阅资料与口述有误,也敬请各位原谅。韩桂莲是韩培庚的孙女,县八届九届政协委员,现就职嫘祖镇中学)
      提供的实物材料名称:
      件数 : 2件   
      提供人: 韩培根





7#
发表于 2016-5-15 20:57:2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韩老师追记:
      2015年12月份,在远安县民政局,县政协,旧县镇民政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爷爷的抗战史实得到上级部门的认可,已经给爷爷落实了抗战老兵的待遇,在此,我们全家对各级部门对爷爷的事做出努力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为爷爷感到由衷的高兴,因为一直压在爷爷头顶的“反革命分子”帽子终于被摘掉了!

8#
发表于 2016-5-15 20:59:3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上午赶到,韩老的家人真热情。
9#
发表于 2016-5-15 21:02:0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子孙都争气,条件不错。见到的都是公益的熟脸儿。
10#
发表于 2016-5-15 21:03: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 电信





子寒,不愧为专业记者,进入角色真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设为首页

广告热线:13339794535举报电话:0717-3819486法律顾问:沮城律师事务所 刘亚杰 律师

备案信息:ICP14000855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鄂公网安备 420525020000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