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论坛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暂不支持宽屏,请切换到窄屏设为首页收藏本站论坛排行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查看: 88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57年的爱情

  [复制链接]
1#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3-4-17 13:39:0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省 移动
本帖最后由 墨云 于 2023-4-18 09:59 编辑


      1957年,徐恒友21岁,陈明翠18岁,他们到远安县荷花乡人民委员会扯上结婚证,结成了夫妻。


五十九年后,徐恒友80岁,陈明翠77岁。

这一年是2016年。

我站在升旗沟山崖下的徐家屋场,和易地扶贫搬迁采访组来访问两位老人的生活,与我们同来的,还有今年三十七岁的年轻村支书邱天权。

有一刻我是恍惚的,错觉的。或者是罕见的巧合,或者是特别的偶然,徐恒友的年龄是我的父亲的年龄,陈明翠的年龄是我的母亲的年龄,我的父亲母亲也是1957年在荷花乡人民委员会办理结婚证结成夫妻的。

1957年的爱情是什么样子的?

我一直想问。

陈明翠老人在厢房子里找出两张一模一样的大花纸,说我给你看一个根本儿,你就知道了。

这两张叫做“根本儿”的大花纸,就是他们当年的结婚证,他们已经保存了59年。

“怕纸长虫,老头子年年用这两张纸包旱烟,你看这还跟新的一样。”陈明翠老人说。

这两张跟新的一样的满是喜庆的大花纸,渗着浓浓的旱烟的味道,印着五十九间年不断翻卷的折痕,带着我们溯回到我们未曾经历过的时空。

陈明翠的父亲是一个凶悍的男人,常年好酒,每每酒后就要打骂老婆和儿女,她刚刚出生,父亲见又是个女娃,不由分说抱到山上丢在了天坑边。过了一天一夜,母亲的娘家来了人,才又将她抱回家。两岁时,凶悍的父亲被抓壮丁死在了外乡,姐妹众多,母亲柔弱,幼年的陈明翠日子过得比黄连还苦。

18岁上,陈明翠嫁给了徐恒友,丈夫心疼她出身凄苦,对她不打不骂,虽说没上过学堂,却是一幅斯文的人样,懂情义的心肠。

自古来“女怕嫁错郎”,陈明翠心里琢磨,若和母亲比,自己算是嫁对了。看到丈夫出嫁的妹妹在夫家受了气,陈明翠寻着机会就帮小姑子出气,一来表明她与夫家事事和睦,自己有说话的底气,二来丈夫护她,她也要时时维护着夫家。

婚后几年,陈明翠接连生了两女一儿三个孩子,她没听说过“孩子是爱情的结晶”这句话,但她相信恩爱的夫妻才能养育健康聪明的孩子,想起自己刚出生就被父亲丢到天坑边喂野物,陈明翠疼爱儿女的心,都快化了。

到了1967年上,夫妻俩结婚已经十年了,他们居住的升旗沟对面的小路,建成了可以走大卡车的县道分松公路。那些年也正是国家大搞基本建设的时期,徐恒友作为社里的壮劳力,参加修了远安县的三条公路。

日子也有苦的时候,吃饭缺粮,穿衣缺布,夫妻俩一起扛着,都慢慢撑了过来。再后来儿女长大,女儿都出了嫁,儿子也结婚到外村当了上门女婿。在这几十年的光阴中,他们当年扯结婚证的荷花乡,行政设置从乡变成公社,又从公社变成镇。前年,镇的名称由荷花改为了嫘祖。

岁月只改变了他们的容颜。由青葱到耄耋,他们一起陪伴,一起见证着岁月的变迁,山水的流转。

他们住的房子都老了,远远的望去就像一块伏在山上的岩石,苍苔落叶,陈旧经年。他们的日子像升旗沟的水不断线地流淌,两人的身体始终都硬朗着。

“药铺里没有弄到我们的钱!”陈明翠老人说得很骄傲。

或许世界上最经得起打磨的爱情,就是这老庄稼人的泥土坷垃一样的爱情。像天空的日头,他们照耀着彼此的生命,连疾病都不敢来光顾。

在有情有爱的岁月里,两位老人春种秋收,自给自足,打理生活中的一切困难和麻烦,从不向人开口和伸手。有一天,八零后村支书来到升旗沟的徐家屋场,进到老人的火垅屋坐了很久。不久,村里为老人拖来了砖瓦料,给他们的土屋翻盖了屋瓦,粉刷了墙壁。

后生支书接连又来了几趟升旗沟,和他们商量,“爷爷奶奶,您们年级也大了,过升旗沟不方便了,请你们住到村里建的新房子去呀!”

徐恒友和陈明翠都不答应。

升旗沟的水田就在他们家的稻场坎下,他们屋子的楼上楼下堆满了粮食。那些稻谷,玉米,土豆,花生,在粮仓里屯着,楼板上堆着,口袋里装着,簸箕里摊着,楼板和墙壁上还挂着,进得屋子,就像进了阿里巴巴山洞,应有尽有,数不胜数。满满的,满满的,就像五十九年来,他们不断积攒的的心意和情义。

在老人用四块条石砌成的长方形火垅里,终年燃着柴火,吊着吊锅或水壶,烧水,煮他们的饭食,一方墙壁挂满了黄亮的腊肉,是他们用上年宰的年猪熏制成的。

屋檐下挂满了蜂笼,他们最丰产的时候,一年收割了200多斤蜂蜜,今年开春翻盖房瓦,本来跑了5笼蜜蜂,五月房子修完后,蜜蜂又成群地飞回来了。

老人的家,也是蜜蜂的家,升旗沟是他们共同的家园。

老人不想走,还有一个原因,也是他们的难处,儿子结婚后这两年家运不顺,开销大,他们要尽力帮助儿子渡过难关。今年他们卖了耕牛,加上近十年的积攒,一共凑了三万钱资助儿子盖新房。

“爷爷奶奶你们要不搬,升旗沟涨大水了你们出门不得过河怎么办呐?”八零后村支书问两位老人。

“那我们就不过河呐,”徐恒友反过来安慰后生,“万丈高楼从地起,现在政策好,我知道你是落实政策为我们好,可这现在的日子比起过去,那是在蜜糖罐里呐!”

苦日子磨人,蜜糖一样的日子醉人,徐恒友和陈明翠在升旗沟顺着自己的心意,过惯了他们熟悉的生活。

“顺应老人的心意是儿女最好的孝。”

儿孙辈的村支书就想,“尊重老人的意愿来安置,也是最结合实际的吧。”

他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升旗沟对面的分松公路下面,有一栋房屋是邻村的集体财产,租过来让老人住,这样既顺应老人不离开升旗沟的意愿,又可免去老人过河的不方便。

村支书想出了好办法,我们大家都跟着松了一口气。

到了2017年,就是这两位老人结婚60周年纪念,西方人称为钻石婚,这两位一如我们的父辈,我们的父母的老人,他们出生于旧时代,从共和国建国之初的贫困时期一路走到今天,在漫长的岁月里,他们在远安大地上耕种土地,哺育儿女,从没有向对方说过一句“我爱你”,却一辈子相濡以沫,相扶相携,相怜相惜,不离不弃。

采访组的摄影师请两位老人拿着结婚证,在他们的老屋下,照一张“钻石婚纪念照”。

摄影师请两位老人“对望着,你望着我,我望着你。”

徐恒友老人手执着他那张结婚证站在老伴儿面前,竟一时羞怯,扭捏着不自在起来。

陈明翠老人恼的瞥了老头子一眼。

“你没见过呀?就跟那电视里一样的!”

仿佛一下回到了五十九年前刚成婚时十八岁的娇俏模样,陈明翠老人对老头子的嗔怪讥诮,让大家一下都乐了。

我们的访问结束的时候,两位老人给我们每人的双手都捧满了花生。

我最后想表达的是,感谢升旗沟这对寻常的老夫妻,带着他们寻常的爱情,从1957年走来,从岁月深处的烟火和泥土中走来,福寿双全,抵达钻石一般的恒久,一如我们的父亲和母亲。

我向他们致以我心中的祝福,一如祝福我的父亲和母亲。(文:子寒)






_MG_7004a.jpg (210.05 KB, 下载次数: 18)

_MG_7004a.jpg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2#
发表于 2023-4-23 08:00:4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广东省 移动
这结婚证有年头了!我父母的也还在!
3#
发表于 2025-2-20 07:04: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湖北省 电信
好事多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设为首页

广告热线:13339794535举报电话:0717-3819486法律顾问:沮城律师事务所 刘亚杰 律师

备案信息:ICP14000855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2© 2001-2016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鄂公网安备 42052502000018号